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常识 > 2017护士护师基护习题与答案解析1

2017护士护师基护习题与答案解析1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考点:护理程序

.有关“护理程序”概念的解释哪项不妥

A.是指导护士工作及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B.其目标是增进或恢复服务对象的健康

C.是以系统论为理论框架

D.是有计划、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过程

E.是由估计、诊断、计划、实施四个步骤组成的

答案:E

考点:护理程序解析: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动、全面的护理,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护理程序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故本题E选项错误。

2.护理诊断指出护理方向,有利于

A.收集客观资料B.制定护理措施C.实施护理措施D.进行护理评估E.修改护理计划

答案:B

考点:护理诊断解析:护理诊断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及精神方面所出现的健康问题反应的说明,目的是为了制订、实施护理计划以解决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故本题答案为B。

3.属于护理程序计划阶段内容的是

A.分析资料B.提出护理诊断C.确定护理目标D.实施护理措施E.评价病人反应

答案:C

考点:护理程序解析:制订护理计划是如何解决护理问题的一个决策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确认护理对象的护理重点目标以及护士将要实施的护理措施。故本题选项中属于计划阶段的内容是C。过关点睛:制订护理计划过程包括:①排列护理顺序;②制订预期目标;③制订护理措施。

4.对病人进行心理社会评估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是

A.体格检查B.交谈和观察C.心理社会测试D.阅读相关资料E.使用疼痛评估工具

答案:B

考点: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解析:A项:是对病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的方法。B项:是临床上评估病人心理社会状况的主要方法。C项、D项:心理社会评估可采用的方法。E项:评估病人舒适程度的方法。故本题答案为B。

5.属于主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

A.血压22/80mmHg

B.头昏脑胀

C.骶尾部皮肤破损cm×2cm

D.膝关节红肿、压痛

E.肌张力三级

答案:B考点:病人资料的分类解析:主观资料即护理对象对其所经历、感觉、思考、担心内容的诉说。客观资料是指他人通过观察、体格检查或借助医疗仪器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故B项属于主观资料。过关点睛:来源于护理对象的主诉包括其感觉、经历等内容即为主观资料。

6.护士小邢认为:病人的疼痛可能会导致多方面的反应。请分析下列哪些反应不是疼痛所引起的

A.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手掌出汗、面色苍白

B.血钙升高、血糖升高、血钠降低、血氯降低

C.胃肠道紊乱、骨骼肌紧张、内分泌改变

D.皱眉、哭泣、呻吟、尖叫

E.退缩、抑郁、愤怒、依赖

答案:B

考点:疼痛,解析:①生理反应:疼痛时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肌紧张等生理反应,严重者出现休克;②情绪反应:有退缩、抑郁、愤怒、依赖、挫折感等,注意力不能集中,鬏响休息和睡眠,工作和社交活动也受影响;③行为反应:伴随疼痛会出现皱眉、咬牙等痛苦表情和哭泣、呻吟、尖叫、握拳、躲避等行为。B选项是电解质紊乱的表现,不是疼痛的反应,本题遄。B。过关点睛:疼痛可引起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各方面的变化。

7.李先生,自感全身不适前来就诊。门诊护士巡视时发现他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主诉腹痛剧烈,急诊医生处理后,李先生留住急诊观察室。在评估病人时,下述哪项是客观资料

A.腹痛难忍B.感到恶心C.睡眠不佳D.心慌不适E.面色苍白

答案:E

考点:病人资料的分类解析:主观资料来源于护理对象的主诉,即护理对象对其所经历、感觉、思考、担心内容的诉说。A、B、C、D均为主观资料,面色苍白是护士观察得到的资料,属于客观资料,故本题应选E。

8.陆先生,72岁,因右下肢股骨颈骨折入院,给予患肢持续牵引复位。病人情绪紧张,主诉患肢疼痛,评估病人后,护士应首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

A.躯体移动障碍B.焦虑C.生活自理缺陷D.疼痛E.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答案:B

考点:护理评估解析:目前病人情绪紧张,主诉患肢疼痛,护士首要的护理问题是病人的焦虑情绪,应向病人做出解释,鼓励病人采用深吸气、转移注意力等办法克服疼痛,本题选B。

考点:医院和住院环境

.病人休养适宜的环境是

A.气管切开病人,室内相对湿度为30%

B.中暑病人,室温应保持在4℃左右

C.普通病室,室温以8~24℃为宜

D.产妇休养室,须保暖不宜开窗

E.破伤风病人,室内应保持光线充足

答案:C

考点:病区的环境管理解析:A项错误,病室相对湿度在50%~60%为宜。B项错误,中暑病人的室温应维持在22~24℃,温度过低会导致其他并发症。D项错误,为保持空气新鲜,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要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病人。E项错误,破伤风病人病室光线宜暗,因光亮可能引发病人抽搐。故本题应选C。过关点睛:病区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以8~24℃,50%~60%为宜。

2.为了使病人舒适、利于观察病情,应做到

A.病室内光线充足B.病室内放花卉C.提高病室温度D.注意室内通风E.注意室内色调

答案:A

考点:病区的环境管理解析:室内明暗度,可影响病人的舒适度;充足的光线,可使病人愉悦,且有利于观察病情。而B、C、D、E虽亦可使病人舒适度增加,但并非有利于观察病情。故本题选项中使病人舒适、利于观察病情的是A。过关点睛:充足的室内光线使病人舒适、利于观察病情。

3.不符合铺床节力原则的是

A.备齐用物,按序放置

B.身体靠近床沿

C.上身前倾,两膝直立

D.下肢稍分开,保持稳定

E.使用肘部力量,动作轻柔

答案:C

考点:铺床法解析:将铺床用物准备齐全,按使用顺序放置于床尾椅上,可减少取物时往返费时。铺床时身体靠近床边,上身保持直立,两腿前后分开稍屈膝,以扩大支撑面,且身体重心降低,增加稳定度,折叠床单时,手不要举得太高,上臂尽可能保持垂直,以缩短重力臂,以最小的能量,完成较大的工作任务。故本题C选项错误。

4.铺麻醉床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A.换铺清洁被单

B.按要求将橡胶单和中单铺于床头、床中部

C.盖被纵向三折于门同侧床边

D.枕横立于床头,开口背门

E.床旁椅置于盖被折叠的对侧

答案:C

考点:麻醉床解析:A项正确。B项正确,橡胶单和中单应按手术要求铺于床头或床中部。C选项错误。盖被应呈扇形三折,叠于一侧床边,如门的另一侧床边。D项正确,枕头开口需背门。E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过关点睛:盖被三折叠于背门一侧床边。

5.护士对前来门诊的病人,首先应进行的工作是

A.健康教育B.卫生指导C.预检分诊D.查阅病案E.心理安慰

答案:C

考点:门诊的护理工作解析:门诊的护理工作包括:①预检分诊:应先预检分诊,后挂号;②安排候诊与就诊:随时观察候诊病人病情,遇到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对病情较严重或年老体弱者可适当调整就诊顺序;③健康教育:利用候诊时间开展健康教育;④实施治疗;⑤严格消毒隔离: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分诊到隔离门诊就诊,并做好疫情报告。故本题答案是C。

6.门诊发现肝炎病人,护士应立即

A.安排提前就诊B.转急诊治疗C.转隔离门诊治疗D.给予卫生指导E.问清病史

答案:C

考点:门诊的护理工作解析:门诊处应做到严格的消毒隔离,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分诊到隔离门诊就诊,并做好疫情报告。肝炎病人属传染病病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过关点睛:严格消毒隔离: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分诊到隔离门诊就诊,并做好疫情报告。

7.病人林某,因破伤风入院,神志清楚,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抽搐。下列病室环境条件中,哪项不符合病情要求

A.保持病室光线充足

B.相对湿度50%~60%

C.开门关门动作轻

D.室温8~20℃

E.门、椅脚钉橡皮垫

答案:A

考点:破伤风病人的护理解析:因微小的光线和声响都可能引起破伤风病人全身肌肉抽搐,所以破伤风病人病室光线宜暗,开门关门动作轻,门、椅脚钉橡皮垫以减少声音的刺激,故C、E正确,A错误。病室相对湿度在50%~60%为宜,室温8~20℃,故B、D亦正确。本题应选A。过关点睛:破伤风病人病室光线宜暗,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刺激。

8.李先生,自感全身不适前来就诊。门诊护士巡视时发现他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促,主诉腹痛剧烈。门诊护士应采取的措施是

A.安排李先生提前就诊

B.让李先生就地平卧休息

C.为李先生测量脉搏、血压

D.安慰病人,仔细观察

E.让医生加快诊治速度

答案:A

考点:门诊的护理工作解析:门诊护士安排候诊和就诊时,要随时观察候诊病人病情,遇到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因此根据李先生病情,本题选A。过关点睛:安排候诊与就诊:随时观察候诊病人病情,遇到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对病情较严重或年老体弱者可适当调整就诊顺序。

9.张先生,45岁,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被送至急诊室。值班护士在医生未到达前首先应

A.记录病人入院时间和病情变化

B.向家属了解病史,耐心解释

C.通知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D.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

E.注射止血药物,抽血标本配血

答案:D

考点:急诊的护理工作解析:急诊病人要严格按抢救程序、操作规程实施抢救措施,应做到分秒必争。张先生病情危急,在医生到来之前,应立即测量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吸氧、配血等准备,以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故本题正确的操作是D。过关点睛:急诊病人应根据病情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吸氧、配血等准备实施抢救措施。

考点:入院和出院病人的护理

.住院处为病人办理入院手续最主要的依据是

A.单位介绍信B.门诊病历C.医院特约检查单D.以往住院的病历E.医生签发的住院证

答案:E

考点:入院病人的护理解析:病人办理入院手续,需要出示门诊签发的住院证,故选E,ABCD均与题目无关,排除之。过关点睛:医生签发的住院证是病人办理人院手续最主要的依据。

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需住院治疗,住院处护运人员首先应

A.办理入院手续卫生处置

B.进行护理诊断

C.医院规章制度

D.氧气吸入,立即用平车送病人入病区

E.留尿便标本进行检验

答案:D

考点:入院病人的护理解析:入院护理一般程序为由护理人员指导办理入院手续卫生处置,进行护理诊断,医院规章制度,必要时留尿便标本进行检验。但是急诊或者危重症病人可直接采取急救处理措施。故本题答案为D。过关点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人院,护运人员首先应氧气吸人,立即用平车送病人人病区,及时做好救护措施。

3.住院处护士送病人入病区时其病人的物品应与

A.门诊值班医生交接

B.门诊护士长交接

C.病区值班医生交接

D.病区护士长交接

E.病区值班护士交接

答案:E

考点:入院病人的护理解析:住院处收到门诊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后,办理入院手续,由住院处护士送病人人入病区,并与病区的值班护士做好交接(物品)工作。故本题答案为E,其余选项均不符合。

过关点睛:住院处护士送病人入病区后应与病区值班护士做好相关交接工作。

4.一般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不应包括

A.准备床单位B.介绍人院须知C.准备急救药品D.测量生命体征E.通知医生

答案:C

考点:入院病人的护理解析:入院护理一般程序为住院处收到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后,由护理人员指导办理入院手续、准备床单位、卫生处置;进行护理诊断、测量生命体征,医院规章制度;通知医生;必要时留尿便标本进行检验。急诊或者危重症病人,护士要及时准备急救药品、配合好医生的急救处理。故本题答案为C。过关点睛:一般病人入院后实施初步护理;急诊或者危重症病人时,护士要及时准备急救药品、配合好医生的急救处理。

考点: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采取何种卧位

A.端坐位B.半坐卧位C.头低足高位D.头高足低位E.俯卧位

答案:D

考点:常用卧位解析:A.端坐位:用于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B.半坐卧位:适用于:①心肺疾患所引起的呼吸困难;②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③腹部手术后病人;④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C.头低足高位:适用于:①肺部分泌物引流;②十二指肠引流;③妊娠时胎膜早破;④跟骨牵引或胫骨牵引时。D.头高足低位:适用于:①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②预防脑水肿;③开颅手术后。E.俯卧位:适用于:①腰、背部手术或检查;②腰、背、臀部有伤口。故本题答案为D。

过关点睛:头低足高位:适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引流,妊娠时胎膜早破,跟骨牵引或胫骨牵引时。

2.辅助病人翻身侧卧,下述正确的是

A.二人操作时将病人稍抬起再移动

B.病人肥胖应两人同时对称托住后翻身

C.为颅骨牵引病人时,翻身前应先放松牵引

D.病人身上置引流管,应夹闭再移动

E.敷料潮湿时先翻身再更换

答案:A

考点:更换卧位法解析:A项正确,防止病人受伤。B项错误,两人法应一人托住病人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病人臀部和胭窝部。C项错误,颈椎和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D项错误,如病人身上置有多种导管,翻身前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防止脱落、扭曲等,保持引流通畅。E项错误,敷料潮湿时应先换药再翻身,以免污染。故正确的选项是A。

过关点睛:颈椎和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3.防病员坠床,最佳措施是

A.约束带固定肩部

B.约束带固定膝部

C.床档

D.约束带固定踝部

E.约束带固定腕部

答案:C

考点:保护具的应用解析:为防病员坠床,对于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对于极度躁动的病人,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病人造成损伤。因约束带可能造成病人的损伤,故防止病人坠床应首选床档。本题答案为C。

过关点睛:约束带可能造成病人的损伤,故防止病人坠床应首选床档。

4半卧位的目的不包括

A.利于引流B.利于呼吸C.利于循环D.防止膈下脓肿E.利于排尿

答案:E

考点:常用卧位解析:病人采取半卧位的目的包括:①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有利于呼吸,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②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③减轻腹部伤口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④能减少头颈部手术后的出血。故A、B、C、D均为半卧位的临床意义,本题应选E。

过关点睛:半卧位利于引流,呼吸,循环,及防止膈下脓肿。

5.某病人,70岁,有冠心病史,可疑直肠癌,准备进行直肠指检,采用何种体位为宜

A.仰卧位B.蹲位C.侧卧位D.截石位E.俯卧位

答案:C

考点:常用卧位解析:给一般病人直肠指检时的常用体位是胸膝位;给直肠脱垂病人行直肠指检时的常用体位是蹲位,该体位可以观察直肠脱垂的程度;年老体弱病人行动不便,体力差,行直肠指检时的常用体位为左侧卧位。该病人有冠心病史,应选用侧卧位,本题选C。

过关点睛:年老体弱病人行动不便,体力差,行直肠指检时的常用体位为左侧卧位。

6.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A.仰卧位B.侧卧位C.头高足低位D.端坐位E.膝胸位

答案:D

考点:常用卧位解析:A.仰卧位:有多种不同的仰卧位。B.侧卧位: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臀部肌内注射、配合胃镜检查。C.头高足低位:适用于:①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②预防脑水肿;③开颅手术后。D.端坐位:适用于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是呼吸极度困难的强迫体位。E.膝胸位: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的检查及治疗;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根据病人病情故应采取端坐位。

过关点睛:端坐位:适用于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

7.孕妇李某,妊娠36周,因阴道持续性流液小时来求诊。肛查时羊水不断从阴道流出,诊断为胎膜早破。应将其安置

A.平卧位B.头低足高位C.头高足低位D.截石位E.膝胸卧位

答案:B

考点:常用卧位解析:头低足高位的适用范围:①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②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引流;③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④跟骨牵引或胫骨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反牵引力,防止下滑。故本题选B。

8.孕妇,产前检查胎儿臀位,为矫正胎位,护士指导其选用的是

A.头低足高位B.截石位C.侧卧位D.膝胸卧位E.俯卧位

答案:D

考点:常用卧位解析:A.头低足高位:适用于:①肺部分泌物引流;②十二指肠引流;③妊娠时胎膜早破;④跟骨牵引或胫骨牵引时。B.截石位:用于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C.侧卧位: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臀部肌内注射、配合胃镜检查。D.膝胸卧位:①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的检查及治疗;②用于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E.俯卧位:适用于:①腰、背部手术或检查;②腰、背、臀部有伤口。故本题应选D。

过关点睛:膝胸卧位: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的检查及治疗;用于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

9.黄女士,68岁,患慢性肺心病近8年。近日咳嗽、咳痰加重、明显发绀。给予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

A.使回心血量增加

B.使肺部感染局限化

C.使膈肌下降,呼吸通畅

D.减轻咽部刺激,减缓咳嗽

E.促进排痰,减轻发绀

答案:C

考点:常用卧位解析:半坐卧位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有利于呼吸,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同时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故本题选C。

过关点睛:半坐卧位使膈肌下降,呼吸通畅同时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

考点: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热力消毒灭菌法的原理是

A.干扰细菌酶的活性

B.破坏细菌膜的结构

C.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

D.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

E.使菌体蛋白及酶变性凝固

答案:E

考点:热力消毒灭菌法解析:热力消毒灭菌法,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故本题答案为E。

过关点睛: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凝固变性,热力消毒灭菌法就采用了这一原理。

2.煮沸消毒时为提高沸点,可加入

A.氯化铵B.亚硝酸钠C.碳酸钠D.碳酸氢钠E.碳酸铵

答案:D

考点:煮沸消毒法解析:煮沸消毒法将水煮沸至00℃,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至%~2%浓度时,沸点可达05℃,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此法适用于不怕潮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故本题答案为D。

3.用煮沸法消毒物品,正确的是

A.水沸后放橡胶管

B.组织剪刀应打开轴节

C.水沸后放人玻璃物品

D.大小相同的治疗碗可重叠

E.煮沸中途加人物品应从加入开始即计时

答案:A

考点:煮沸消毒法解析: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锐利、细小、易损物品用纱布包裹,以免撞击或散落。C选项错误,玻璃、搪瓷类放入冷水或温水中煮。D选项错误,大小相同的碗、盆等均不能重叠,以确保物品各面与水接触。E选项错误,消毒时间均从水沸后开始计时,中途加入物品后应从水再次沸腾后开始计时。本题答案是A。

4.为检验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目前常用的方法是

A.温度计监测

B.灭菌包中试纸变色

C.灭菌包中明矾熔化

D.术后病人是否有切口感染

E.灭菌后物品细菌培养

答案:B

考点:高压蒸汽灭菌法解析:A.温度计监测:只能检测灭菌温度,应与气压计合用。B.灭菌包中试纸变色:既可用于物品包装表面情况的监测,又可用于对包装中心情况的监测,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C.灭菌包中明矾熔化:只能检测温度。D.术后病人是否有切口感染:显然是错误的。E.灭菌后物品细菌培养:是有效的检测方法,但操作繁琐且不够及.故本题应选B。

过关点睛:菌包中试纸变色是检验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

5.下列哪种化学消毒灭菌剂不能杀灭芽胞

A.碘酊B.过氧乙酸C.戊二醛D.甲醛E.乙醇

答案:E

考点:常用化学消毒制剂的有效范围解析:芽胞是某些细菌生长的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柱形的休眠体。芽胞具有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含耐热性酶等特性,因此,芽胞对于不良环境如:高温、低温、干燥、光线和化学药物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常用的化学消毒制剂中,碘酊、过氧乙酸、戊二醛、福尔马林(甲醛)、环氧乙烷、含氯消毒剂均能有效的杀灭芽胞。乙醇无法通过芽胞的厚壁,因此不能起到杀死芽胞的作用。故本题选E。

过关点睛:芽胞的抵抗力强,酒精无法杀死。

6.配制0.2%的过氧乙酸溶液rnI,应取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量是

A.0mlB.20mC.30mlD.40mlE.50ml

答案:D

考点:溶液的配制解析:0.2%的过氧乙酸溶液ml含过氧乙酸2g,需要获得2g的过氧乙酸,则需要5%的过氧乙酸溶液40ml,因此,本题答案为D。

7.既可用于浸泡,又可用于熏蒸的化学消毒灭菌剂是

A.碘酊B.戊二醛C.甲醛D.苯扎溴铵(新洁尔灭)E.环氧乙烷

答案:C

考点:常用化学消毒灭菌剂的应用解析:甲醛能够溶于水成为福尔马林溶液,可用于浸泡消毒,同时与高锰酸钾一同使用可用于熏蒸消毒。故本题选项A、B、D、E均错误,正确为C。过关点睛:有腐蚀性的消毒液不能进行熏蒸消毒,如碘酊、戊二醛、苯扎溴铵。常温下固态或气态的物质不能浸泡消毒,如环氧乙烷在常温时为气态。

8.特殊感染手术后,手术间空气消毒的主要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B.乳酸熏蒸C.电子灭菌灯照射D.甲醛熏蒸E.消毒液喷雾

答案:D

考点:特殊感染手术后的消毒方法解析:特殊感染手术是指对艾滋病、梅毒、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携带者进行的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后需用特别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是:每立方米空间以40%甲醛4ml加水2m.再加高锰酸钾2g产生气体熏蒸48~72小时。然后启封手术间清洁整理。手术所用的器械物品压力灭菌连续两次,每次小时。手术台、面等,用来苏儿擦洗。手术间通风换气,再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故本题选D。

过关点睛:特殊感染手术后的消毒要更加严格.通常是甲醛熏蒸。

9.已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未开始,双手应置于

A.胸前部B.腹前部C.夹于腋下D.双手下垂E.双手往后背

答案:A

考点:手术室的无菌原则解析:在手术中,须遵循无菌的原则,任何无菌的部位,器械不得接触相对污染的部位。因此双手不能接触腹部、背部、下肢等部位,应当置于同样无菌清洁并且污染可能性最小的胸前区。故本题选A。过关点睛:已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无菌部位包括颈部以下、腰部以上,两肩之前的区域。

0.紫外线灯管消毒,应从灯亮后几分钟开始计时

A.~3B.3~5C.5~7D.7~9E.9~

答案:C

考点:紫外线消毒法解析:紫外线灯的光源装置主要是石英低压汞灯,电流通过时使汞蒸气辐射出紫外线光波,5~7分钟后,使氧气电离产生臭氧,故应于灯亮后5~7分钟开始计时。本题答案为C。

.不属于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是

A.燃烧法B.臭氧灭菌灯消毒法C.微波消毒灭菌法D.浸泡法E.生物净化法

答案:D

考点:消毒灭菌法解析:物理消毒灭菌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辐射消毒、空气净化、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化学消毒灭菌法包括浸泡法、擦拭法、熏蒸法、喷雾法等。故本题A、B、C、E均属于物理消毒灭菌法,浸泡法属于化学方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注意事项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严格掌握药物的有效时间和浓度

B.浸泡前要打开器械的轴节

C.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

D.消毒液容器要盖严

E.使用前用3%盐水冲净,以免药液刺激组织

答案:E

考点:消毒灭菌法解析: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注意事项:①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病原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②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和使用方法;③需消毒的物品应洗净擦干,浸泡时打开轴节,将物品浸没于溶液里;④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挥发剂应加盖并定期测定比重,及时调整浓度;⑤浸泡过的物品,使用前需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以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故E选项错误,应用等渗盐水浸泡。

过关点睛: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需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以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3.用于浸泡金属器械的高效类消毒剂是

A.0.5%过氧乙酸B.2%戊二醛C.0.%苯扎溴铵D.3%漂白粉澄清液E.70%乙醇

答案:B

考点:消毒灭菌法解析:A.0.5%过氧乙酸:高效,因腐蚀性强不宜用于金属器皿的消毒。B.2%戊二醛:高效,用于各种内镜消毒和不耐热手术器械消毒。C.0.%苯扎溴铵:低效,用于黏膜、皮肤和金属器械的消毒。D.3%漂白粉澄清液:中高效,有腐蚀及退色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E.70%乙醇:中效,多用于消毒皮肤。故本题选项是B。

过关点睛:2%戊二醛是用于各种内镜消毒和不耐热手术器械消毒的高效消毒剂。

4.配制0.‰苯扎溴铵4rnI,需用0.5%苯扎溴铵多少毫升

A.50B.30C.80D.90E.00

答案:C

考点:消毒液解析:0.‰苯扎溴铵4ml需要苯扎溴铵4×0.‰=0.4ml,故需要5%苯扎溴铵0.4÷0.5%=80rnl,本题答案为C。

5.对肝炎病人用过的票证最好的消毒方法是

A.氯胺喷雾B.紫外线照射C.高压蒸汽灭菌D.甲醛小柜熏蒸E.过氧乙酸浸泡

答案:D

考点:熏蒸消毒法解析:熏蒸消毒法适用于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以及传染病病人用过的票证等)。故对肝炎病人用过的票证最好的消毒方法是甲醛小柜熏蒸。本题答案为D。

过关点睛:熏蒸法适用于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

6.过氧乙酸不能用于

A.手的消毒B.空气消毒C.浸泡金属器械D.擦拭家具E.浸泡搪瓷类物品

答案:C

考点:化学消毒剂解析:过氧乙酸的用途:①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2分钟;②0.2%~0.59/6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浸泡0分钟;③0.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分钟;④l%~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而过氧乙酸腐蚀性强,不适用于金属器械的浸泡,本题应选C。

过关点睛:过氧乙酸腐蚀性强,除了不用于金属器械的浸泡外,可用于手、空气、餐具等的消毒。

7.能够对纱布有吸附性而致药效降低的消毒剂为

A.乙醇B.苯扎溴铵(新洁尔灭)C.消毒灵D.戊二醛E.碘伏

答案:B

考点:化学消毒剂解析:使用苯扎溴铵时应注意:①苯扎溴铵对肥皂、碘、高锰酸钾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拮抗作用;②有吸附作用会降低药效,所以溶液内不可投入纱布、棉花等。故本题答案为B。

过关点睛:苯扎溴铵对纱布有吸附作用会降低药效。

8.使用无菌持物钳,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大口容器内

B.液面浸没轴节以上2~3cm

C.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

D.取钳应将钳端闭合

E.可用于夹取消毒的油纱布

答案:E

考点:无菌持物钳的使用解析:无菌持物钳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广口罐内保存;浸泡时消毒液应没过无菌持物钳关节轴上2~3cm、持物镊的l/2处;一个容器只浸泡一把持物器械,以免相互碰撞而污染;取出、放回时前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部位;换药时,不可用持物镊直接取油纱条或换药、消毒皮肤。故E选项错误。

过关点睛:无菌持物钳不可直接夹取油纱条或换药、消毒皮肤。

9.取用无菌溶液,正确的是

A.取用前首先检查溶液性状

B.手指触及瓶盖内面

C.倒溶液时溶液瓶口触碰无菌容器

D.将无菌敷料直接伸人瓶内蘸溶液

E.溶液未用完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

答案:E

考点:取用无菌溶液法解析:A项错误,应为取用无菌溶液时检查瓶体有无裂缝,瓶盖有无松动,药液有无沉淀、浑浊、变质等。B项错误,手指不能触及瓶盖内面。C项错误,倒溶液时溶液瓶口不可触碰无菌容器。D项错误,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E项为正确的操作。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E。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dpf.com/jbcs/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