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病情诊断 > 腰背痛第1讲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腰背痛第1讲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8569.html

概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个局部疼痛的肌肉病症,通常与特定的触发点,以及牵涉性疼痛相关联,也称肌筋膜触发点痛综合征。所谓的触发点也称扳机点或激痛点,表现为骨骼肌或肌筋膜中可触及的紧张性条索上高度局限和易激惹的点,当压迫它时产生牵涉痛,局部压痛和自主神经反应等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和易感因素

1.创伤腰背部扭伤挫伤之后,肌肉和筋膜受损,产生无菌性炎性疼痛,如损伤后治疗不彻底,会产生肌肉筋膜粘连,并形成疼痛扳机点。尤其见于一些体力劳动者和健身爱好者。

2.机械性因素不良的姿势以及特殊生活工作环境不适合于个人体格,比如键盘侠和粉刷匠。

3.受寒疲劳后受寒,如睡潮湿地,淋雨,风吹等,体表血管强烈收缩,深部血管反射性扩张,组织液从血管渗出,若寒冷刺激时间较长,或反复发生未及时治疗,则渗出液积蓄可导致肌筋膜粘连。

4.神经受压神经受到刺激,可能导致脊髓阶段敏感性增加,相应神经支配的肌肉就容易出现肌筋膜痛。

5.情绪及心理因素焦虑,烦躁使交感神经兴奋,失眠都可导致肌肉紧张,易疲劳,易发生肌筋膜痛。

6.内分泌代谢失调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是肌筋膜疼痛的易发和维持因素。

7.慢性的肌力不平衡一种是动力性肌肉活动如肱二头肌,胸大肌等,另一种是静止性肌肉维持人体形态和姿态,如腰方肌斜角肌。由于生活和工作需要,静力性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导致肌力平衡失调,发生肌筋膜痛。

临床表现

1.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多发生于肌肉损伤或者过度使用后。典型的疼痛为深部位,定位差的持续性酸胀痛或重物压迫感。受累肌肉包括竖脊肌,斜方肌,冈上肌等。

2.夜间会痛醒,活动稍许才能缓解;晨起有僵硬感,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劳累或傍晚又加重;喜热怕冷,气候改变,劳累可诱发和加重疼痛;热水澡和按摩是这类人的最爱。

3.功能异常,急性激痛点常伴有自主神经反应,如皮肤对触摸和温度高敏感,异常出汗,反应性充血,烧灼感和皮肤划痕征。激痛点还可能引起如平衡失调性眩晕,协调性下降,痉挛和肌肉无力。

4.触诊受累肌肉可以发现多处压痛点,轻轻按压即可引起患者强烈的疼痛;病变肌肉可以摸到条索或硬结节;肌肉活动受限,受累的肌肉常表现为无力;长时间按压超过5秒可引起其他区域肌肉牵涉痛。

临床诊断

主诉区域性疼痛,主诉疼痛或触发点牵涉痛分布区域感觉异常,诊断性治疗扳机点注射小剂量局麻药疼痛消失。

临床红外热像:当机体发生某些病变时,热图也会随温度的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炎症或急性软组织损伤时往往局部温度升高;慢性劳损,神经损伤,囊性病变或脓肿慢性期局部温度降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腰背部的温差及患侧与临区温差明显高于正常人,红外热象为异常或明显异常。

排除疾病

(1)急性扭伤:多有明显的腰扭伤史,伤后立刻出现疼痛,活动受限,有明显压痛点,体位不能自如转换,疼痛为痉挛性疼痛,X光片无异常。

(2)椎间盘突出症:多有损伤史,伴伴肢体放射性疼痛,症状时轻时重,活动受限,咳嗽,喷嚏、转头、弯腰则可加重症状,休息后疼痛缓解。棘突间或棘旁有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并有相应的神经根支配区域感觉及运动障碍。X光片或CT可协助确诊。

(3)腰椎管狭窄症:腰痛反复发作,下肢麻木行走无力、间歇性跛行,X片或腰椎CT可见椎间隙变窄,椎管内径变窄。

(4)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多有扭伤或劳损史,第3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并向下腰及臀部放射,L3横突附近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物。

疾病危害

筋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重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疾病,增添更多痛苦,增加治疗难度,此外患者经常因为腰背痛而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工作,不少人因此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疾病的发展,筋膜炎会导致整条脊柱的问题。

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筋膜痛的治疗方法很多,短期目标是缓解疼痛症状,长期的目标是恢复肌肉弹性,消除致病的因素,降低复发率。

1.理疗(安全无创)热疗是最常用的方法,它能促进血液循环,使组织供血增加,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电疗也是常用的物理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介质,缓解肌肉痉挛和水肿。

2.药物包括消炎镇痛药,肌肉松弛药氯唑沙宗和乙哌立松,抗抑郁药阿普唑仑及皮质类固醇激素。严重的肌筋膜痛者可以加用麻醉镇痛药,睡眠有利于肌肉放松,对于有睡眠障碍和失眠的患者可以加催眠药。

3.冲击波治疗,肌筋膜综合征的特点是疼痛范围广,涉及部位多,多数患者不适合注射治疗,恐惧且不愿意长时间的服用镇痛药物,冲击波松解上述肌肉和韧带的起止点,可以缓解颈肩部的疼痛和沉重感,为其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无创的物理治疗方法

4.触发点针刺疗法,针刺可使触发点消失。针刺通过调节神经传导通路,激活扩散的神经介质,释放内啡肽来缓解疼痛。

肌内注射在病变早期与疼痛部位注射,0.5%~1%的利多卡因配合复方倍他米松混合液,每1~2周一次,解决疼痛严重部位及敏感点。

内热针银质针

拉伸疗法喷洒挥发性冷却剂后,被动拉伸肌肉是一种证据充分的有效疗法。

肉毒素注射注射肉毒素杆菌毒素是一种新型的疗法,可以考虑用于病情顽固的肌筋膜疼痛。

预防保健(重在预防)

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

2、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等。 

5、防止过劳,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过度的运转或超负荷的使用,必然会导致某些部件或整个机器的损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

6、使用硬板软垫床,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床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1个10厘米厚的软垫。 

7、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

中年人和妇女产后,都是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是必要的。 

8、劳动,劳动姿势不正确,容易造成腰肌筋膜炎。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9、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要久站久坐,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一旦超过了20分钟肌肉就开始紧绷,无论是什么姿势维持太久都不好,而错误的姿势会加重腰酸背痛。

兰陵张麻子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生活中常见疾病,要及时治疗综合治疗方可有效,同时要认识到,医学治疗只是第一步,自我康复锻炼是第二步,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是最重要的第三步。

本人作为疼痛新人,所有理论技术介绍都是以我现在的认知所写,错误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朋友不吝赐教,共同进步,谢谢!!!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有帮助,请分享给周围的朋友!

标准化技术,个体化治疗!

咨询预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dpf.com/bqzd/10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