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常识 >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医院感染9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医院感染9
第七章一、A11、A
隔离的目的:是要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2、E
标准预防包括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等方面的预防。
3、E
标准预防的观念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但不包括汗液,除非它被血液污染。
4、B
体内物质隔离范围主要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心包液、腹膜液、胸膜液、滑膜液、羊水等。而不包括汗液、泪液、唾液、鼻腔分泌物、痰液、呕吐物、尿液、粪便等,除非明显带血。
5、B
穿隔离衣的目的是保护工作人员或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此隔离衣的规格和穿脱方法有严格的要求,如后开口、后侧边缘对齐,折叠后系腰带等而不能用前面对襟的工作衣代替。当工作衣可能被传染性的分泌物、渗出物污染时需要穿隔离衣。
6、E
破伤风属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须接触时需戴手套。
7、A
为防止被污染利器(针、刀、其他利器)刺伤,应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针及手术刀等),如使用后针头不回套针头帽,不用手去除针头,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使用其他技术除去针头。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锐器盒内。
二、A21、E
黄疸性肝炎的病人须施行消化道隔离。病人的食具、便器以及吃剩的食物和排泄的粪便均须消毒。
2、C
乙脑的传播是由昆虫传播的,应该实行昆虫隔离。
3、D
脊髓灰质炎由肠道病毒引起,应进行消化道隔离。
4、C
该早产儿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应进行保护性隔离。
5、D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抵抗力低,易受感染,应给病人提供保护性隔离。
三、A3/A41、1、E
肺结核是经呼吸道分泌物引起感染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对肺结核病人应采取空气隔离预防。
2、A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
2、1、B
细菌性痢疾是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应进行消化道隔离。
2、D
若接触到病人的粪便,应进行手消毒。
四、B1、1、E
为病人测量血压前,应洗手,测量血压时应戴口罩,使用避污纸。
2、D
进入隔离室时,应穿隔离衣,以防止被具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
3、C
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吸痰时,为防止病人的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应戴口罩及护目镜。
4、B
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病人。
5、A
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输液过程中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为病人输液后应洗手。
6、B
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为防止接触血液,应戴手套。
第八章一、A11、A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间依赖性药物)静脉滴注时,一定要采用间歇性给药方案,药物应临时配制。
2、C
一般在术前0.5~1小时通过静脉途径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最初的预防性抗生素剂量),应使手术开始时组织和血清内达到药物杀菌浓度。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维持组织和血清内的治疗性水平(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可术中加用一次量),至少至手术切口关闭后的几个小时。
3、D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是:污染手术,术后有发生感染高度可能者,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者,各种人造物修补、置换或留置手术。膝软骨摘除术属于清洁无菌手术,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4、B
为了保护病人正常菌群的定植力,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抗菌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还有很多其他重要措施如无菌操作、消毒灭菌等;抗菌药一般不作为消毒剂使用;发热也有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病毒引起的一般不使用抗菌药。
5、E
病毒性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6、C
清洁无菌手术没有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征,不可滥用抗生素,故应选C。
7、D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作用于DNA复制中的DNA旋转酶,抑制其复制,从而干扰细菌核酸的合成。
8、A
可在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有下列几种:①污染手术,术后有高度可能发生污染者,如开放性骨关节伤、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等。②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器官移植术。③各种人造物修补、置换或留置手术,如人造关节置换术。④可能污染的手术,如果事先估计手术时间长,污染可能性大,也可适当术前应用抗生素。
9、D
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菌群失调,故A选项错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β-酰胺类药物同瓶滴注,B选项错误;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抗生素治疗感染,要避免无指征的联合用药,C选项错误;将红霉素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放入ml盐水中静脉滴注,可避免毒性反应,并防止水解失效,D选项正确;急性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续用2~3天,即可停药,E选项错误。
10、E
链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一种,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耳毒性,临床已较少使用。
11、B
对于有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指征的手术,一般在术前30min~1h通过静脉途径给予1次足量抗生素(最初的预防性抗生素剂量)。
12、A
庆大霉素为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与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会增加其毒性,而卡那霉素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3、C
抗生素治疗应剂量足够,疗程够长,取得稳定的疗效后,方可停用,不可随便减量或停药。败血症应病情好转,体温正常7~10天再停药。
14、D
急性尿道炎应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明确感染病原体,给予针对性的药物。
二、A21、D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时,要严格掌握指征。此病例并不符合其使用指征,故应选D。
2、A
万古霉素耳毒性、肾损害严重,不可将万古霉素作为常规的预防性应用药物。在常用抗菌药物无效或不能应用时才考虑使用。
3、D
对高危的剖宫产手术,应在脐带钳夹后立即用药。
三、B1、1、E
在青霉素的使用过程中病人出现皮肤瘙痒、腹痛是过敏反应。
2、D
在四环素治疗中发生的葡萄球菌性结肠炎是药物的二重感染。
3、B
使用磺胺类药物时,病人出现紫癜是对血液系统的毒性。
4、C
使用利福平时,病人出现黄疸是对肝脏的毒性。
5、A
使用链霉素时,病人出现尿蛋白(++),是肾脏毒性反应。
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
一、A1
1、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A、用无菌蒸馏水冲洗伤口
B、适当延长患者在监护室的滞留时间
C、尽量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D、对可疑伤口尽早使用抗感染药物
E、避免选用吸附性很强的伤口敷料
2、血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A、采用各种导管应有明确指征
B、选管合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C、插管部位感染需严密观察24小时后决定是否拔管
D、配制液体及高营养液应在洁净环境中进行
E、配制抗癌药及抗菌药应在生物洁净操作台上进行
3、预防介入性感染的基本措施不包括
A、消毒
B、隔离
C、严格洗手
D、无菌操作
E、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血管内留置导管和引流处每日按要求处理后用
A、无菌敷料封盖
B、含无菌生理盐水的敷料封盖
C、含消毒液的敷料封盖
D、消毒油纱布封盖
E、不需封盖
5、下列病原体中,较少在新生儿室造成暴发流行的是
A、葡萄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克雷伯菌
D、鼠伤寒沙门菌
E、致病性大肠杆菌
6、ICU病人病情重、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注意
A、应严格无菌操作
B、伤口敷料一旦有渗液应立即更换
C、更换敷料前洗手,处理不同病人之间也要洗手,即使处理同一个病人不同部位的伤口之间也应清洁双手
D、保持ICU室内空气清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室内污染等
E、以上全正确
7、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在手术后
A、10天内
B、30天内
C、60天内
D、天内
E、天内
8、下列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错误的是
A、尽量减少病人术后在监护室滞留的时间
B、伤口敷料湿透应立即更换敷料
C、处理同一病人不同部位的伤口不必洗手
D、厌氧菌感染切口的脏敷料须焚毁
E、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9、下列医院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B、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C、接触被患者血液污染的器械时戴手套
D、为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戴口罩和眼防护罩
E、被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器械刺破皮肤时,应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
10、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原则是
A、合理设计病室环境
B、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C、尽量减少介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护的使用频率
D、制定防止感染的管理制度
E、合理使用抗生素
11、医院感染发生的最重要措施是
A、工作人员认真洗手
B、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C、加强生活护理
D、做好环境监测
E、减少介入性治疗的使用频率
12、下列不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是
A、备皮不符合要求
B、手术时组织损伤多,止血不全
C、术后严重腹胀
D、污染手术,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无菌操作不严格
13、为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护理时,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
A、正确进行吸痰操作
B、每日给予口腔护理
C、每日更换湿化瓶中蒸馏水
D、定时引流声门下分泌物
E、防止冷凝水倒流
14、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标准的是
A、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cfu/ml
B、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cfu/ml
C、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cfu/ml
D、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cfu/ml
E、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cfu/ml
15、确诊血管相关性感染时,导管尖端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是
A、细菌数≥3cfu
B、细菌数≥5cfu
C、细菌数≥10cfu
D、细菌数≥12cfu
E、细菌数≥15cfu
16、下列ICU的感染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A、病室定期消毒
B、限制家属探视及陪住
C、拔除有创导管时,应做细菌培养
D、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E、严重创伤、感染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安排在同一房间
17、关于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阑尾切除术后45天
B、发生在置换人工关节术后天
C、切口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感染
D、切口处的深部的肌肉发生感染
E、手术涉及器官发生感染
二、A2
1、患者女性,55岁。8个月前行人工髋关节植入,目前局部有疼痛和压痛,有中等以上热度,从深部切口穿刺抽到脓液,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脓肿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诊断为
A、组织的排异反应
B、器官或腔隙感染
C、关节腔感染
D、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E、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2、患者,男性,65岁,因脑出血住院治疗,经积极治疗,患者病情稳定,但出现吞咽困难,给予留置胃管。病人留置胃管期间,下列哪项措施不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A、协助病人取半卧位
B、鼻饲液应少量多次给予
C、使用硫糖铝保护胃黏膜
D、每日给予口腔护理
E、使用H2受体阻断剂
3、患者,男性,80岁,因COPD合并肺部感染入院治疗,在使用抗生素7天后,患者出现了发热、腹痛、腹泻,为水样便。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考虑该病人出现了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
C、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D、病毒引起的腹泻
E、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
三、A3/A4
1、患者,女性,60岁,因肺炎住院治疗,因长期输液需要,预留置静脉套管针。
1、输液第3天,患者诉注射部位疼痛,局部沿静脉出现条索状红肿、灼热,考虑病人发生了
A、发热反应
B、急性肺水肿
C、静脉炎
D、空气栓塞
E、肺炎加重
2、对该患者的处理,下列不正确的是
A、抬高患肢
B、减慢输液速度
C、更换注射部位
D、局部50%硫酸镁湿热敷
E、送导管尖端进行培养
3、护士在对留置针部位进行护理时,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
A、选择口径合适的导管
B、局部使用透明敷料
C、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
D、3~5天更换导管插入部位
E、输液器每24小时更换一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