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常识 > 这一次彻底了解腹痛

这一次彻底了解腹痛



首先:这5种腹痛不是胃肠道疾病: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进食差等等,看到这些症状首先考虑是消化系统疾病,但临床工作中腹痛却是最难处理的病症。下面几个例子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实际却是其他系统疾病的情况。

病例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男性,23岁,因「进食后恶心,呕吐,腹泻」就诊。

患者于来诊前数小时,饮酒及进食烧烤等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有稀水样便就诊,经过小诊所抗感染、补液后,病情无缓解,并出现呕吐「咖啡渣样物」,急来我院就诊。来诊后正好呕吐,所谓的咖啡渣样物,为食物残渣,并不是消化道出血。

没有消化道出血,进食不洁食品后呕吐,腹泻,考虑胃肠炎,为什么常规的抗感染对症治疗无效?

经过抽血化验,发现血糖高达28mmol/L,后诊断为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症状可以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患者有糖尿病,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般由感染诱发而产生,病情凶险,此患者的胃肠炎诊断无误,也正是这个感染,诱发糖尿病进展,导致出现酮症酸中毒。

虽然有进食不洁饮食病史,但是,持续不断的恶心呕吐,经过抗感染对症治疗持续不好转,就应该进一步检查,完善相关辅助项目,除了血尿便三大常规外,还应加上血糖,作为第四常规,以鉴别隐匿的糖尿病患者。

病例二

宫外孕

患者女性,19岁,因饮酒后恶心、呕吐、腹痛来诊。来诊后查体,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6次/分。

患者来诊后,不同意抽血化验,要求应用「解酒药」,暂给以抑酸,补液,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对症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有所缓解,腹泻减轻,但腹痛持续不缓解,并逐步加重。因患者饮酒量较大,查体及询问病史均不配合,大喊大叫,在床上翻来覆去,腹部压痛也较前明显。

为什么腹痛的常规治疗无效?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逐步反应迟钝,查体发现面色苍白,血压80/40mmHg,休克状态,立刻送抢救室,嘱病危。家属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同意检查,腹部超声为宫外孕,紧急转妇科手术治疗。

所有育龄期妇女,来诊必须问月经史,所谓的阴道流血,并不一定是月经,对于下腹部疼痛的女性患者,必须明确是否为妇科疾病引起。此为铁律,不能含糊。

病例三

过敏性紫癜

患者男性,42岁,上腹部疼痛1天,脐周为主,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黑便,无腹泻。神志清楚,痛苦貌,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4次/分,血常规、电解质、血糖、淀粉酶均正常。

腹部CT:肠道内少量液体,无气液平,肝胆胰腺,阑尾均正常。

给予制酸,抗感染对症治疗后,仍有腹痛,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结合现有检查结果,无法解释患者的腹痛,腹痛的原因是什么?

遂再次仔细询问病史,并全身查体,发现双下肢皮肤见散在出血点,无淤斑,尿常规见血尿,考虑过敏性紫癜。请血液科会诊后确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

经激素治疗后,紫癜逐步消退,腹痛逐步好转。

医生开始的处理都没有问题,在经过用药处理,腹痛无明显缓解后,应该重新考虑诊断,综合病史,仔细查体,眼界要开阔,不用局限于腹部,要想到很多非腹部疾病,同样可以引起腹痛。

病例四

铅中毒

患者女性,27岁,因反复腹部绞痛数小时来诊。数小时前,出现腹部绞痛,无腹泻,有恶心,未呕吐。于外院应用-2肌注一次,稍有缓解,再次发作后来诊。

查体腹软,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肠鸣音6次/分,考虑胃肠炎,肠道痉挛。

血常规示白细胞稍高,轻度贫血,余无异常,抗感染抑酸治疗无效。动态观察血常规、血生化、便潜血。排除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腹腔血管病变,妇科疾病。

常规检查已经山穷水尽,必须另辟蹊径,找到真正的腹痛原因。

5天后,患者仍间断腹痛。查体时患者问到「我的皮肤病药还能吃吗?」。原来,患者因皮肤病,网购中药口服近一月,住院期间未向医生提及。因很多所谓的皮肤病中药,都含有铅等金属成分,结合轻度贫血,考虑铅中毒不除外,查齿龈,有可疑铅线,遂抽血送检,结果阳性。

对病史应该仔细询问,在腹痛治疗效果不佳以后,常见疾病不能解释时,要想到其他系统疾病可能,仔细询问现病史、既往史等,从而寻找蛛丝马迹,获得正确诊断。

病例五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男性,53岁,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小时余来诊。腹部CT示:胰腺略饱满,胰腺炎不除外。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抑酸,抗感染,补液,抑制胰腺分泌治疗,用药两小时后仍持续腹痛,血常规白细胞略升高,淀粉酶正常。

腹部CT结合检验结果,胰腺炎诊断依据并不充分,腹痛原因仍然不清。

再次问诊,患者常年吸烟,间断有胸闷不适,偶尔自服「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本次腹痛患者在家曾疼到出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除外。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诊断下壁心肌梗死。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心内科会诊,急诊行PCI治疗。

腹痛型心肌梗死在临床并不少见,很容易被漏诊。本例患者长期吸烟,间断有胸闷不适,为急性心梗高危人群。由于此种情况的高度隐匿性和高度危险性,对锁骨下、耻骨联合上部位的疼痛,应常规做心电图。

其次:16种常见急性腹痛,怎么鉴别?

(一)急性胃肠炎:

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或共餐者也有类似症状病史。腹痛以上腹部和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有异常发现。

(二)急性阑尾炎

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约占70%至80%。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体征,典型的是麦氏点(McBunery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直肠指检及妇女盆腔检查对鉴别很有必要。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检查:可发现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液性暗区。稀钡灌肠造影:对反复发作右下腹部疼痛,疑为慢性阑尾炎者有助于诊断。若在右下腹扪及边缘模糊的肿块,则提示已形成阑尾包块,如伴有畏寒、发热,B超提示右下腹有液性暗区,则应考虑阑尾脓肿形成。

此外,在老年病人如诊断为阑尾包块经抗生素治疗后长期不消退者,应考虑并存结肠癌可能,应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阑尾炎早期在右下腹压痛出现前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在阑尾炎穿孔后又易误诊为急性腹膜炎。此外,高位阑尾炎应与胆囊炎鉴别,腹膜后阑尾炎应与腹膜后脓肿鉴别,还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及卵巢囊肿扭转、右侧胸膜炎或右下肺炎等众多疾病鉴别。如术中发现阑尾炎症较轻微,与临床症状不符合时,应常规检查末段回肠,以排除Meckel憩室炎或Crohn病等炎症性肠病。

(三)急性胆囊炎:

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尤其是肥胖者。急性胆囊炎多伴有胆囊结石,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但一般无黄疸。当结石嵌顿胆囊管或排入胆总管后可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并可有黄疸。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是急性胆囊炎的特征。有时可触及肿大胆囊,伴有胆道梗阻者可有黄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肿胀,壁厚或周围有渗出,是首选检查方法。

(四)急性胰腺炎:

多数有胆石症病史,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作,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可有恶心、呕吐;重症病人腹痛迅速扩散至全腹,常有发热,并早期出现休克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上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可有黄疸、移动性浊音阳性,脐周围或侧腹壁皮肤可出现紫红色瘀斑。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尿淀粉酶可明显升高,但血清淀粉酶的升高常在发病后6至8小时后,故发病初期如血清淀粉酶不升高不能排除该病的可能,重症病人血、尿淀粉酶或明显升高或不升高。X线腹部平片可见胃与小肠明显扩张,或伴横结肠扩张。CT检查可见胰腺肿大、胰腺周围脂肪层消失、胰周或腹腔积液。CT增强扫描可判断有无胰腺坏死,是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最可靠的方法。

(五)急性盆腔炎:

是15岁至35岁的女性病人引起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表现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或弥漫性腹痛。大部分都出现在经期或月经刚停止的时候,且常有盆腔炎症的既往病史或有早产、引产、流产、妇科检查操作史或有不洁性生活史。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重者有畏寒、发热。下腹部压痛或肌紧张、反跳痛。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多,宫颈摆痛、举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宫颈涂片、细菌培养对诊断有帮助。妇科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等。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中青年,以中上腹痛为主,多为持续性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或服用抗酸剂可以缓解为其特点。频繁发作时可伴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当发生溃疡急性穿孔时,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如刀割样,持续性,并在短期内迅速扩散至全腹,可有恶心、呕吐,发热。伴有出血时可有呕血或黑便。幽门梗阻者可呕吐大量隔夜宿食。未穿孔者中上腹可有轻压痛,但无肌紧张,亦无反跳痛。穿孔后可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直”,反跳痛,肠鸣音消失,可出现气腹征和移动性浊音,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腹部X线平片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有助于诊断。需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胃肠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可表现为转移性腹痛,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伴有畏寒、发热者应与肝脓肿破溃鉴别。此外,溃疡病穿孔腹水淀粉酶可升高,应与急性胰腺炎鉴别。

(七)异位妊娠破裂:

育龄妇女停经超过6周或数月者,突发性下腹剧痛,常呈持续性痛,阴道少量流血。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常有休克表现,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腹腔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明显升高。妇科检查:一侧附件不规则,可扪及触痛包块,宫颈举痛,后穹隆饱满和触痛。对腹腔穿刺无不凝固血液者,可做阴道后穹隆穿刺,常有阳性结果。妊娠试验阳性。妇科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或HCG测定、B超检查、CT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有助于与常见实质性腹腔脏器破裂的鉴别诊断。

(八)腹腔脏器破裂:

常为腹部外伤导致脾破裂、肝破裂、肾破裂、胰腺断裂等,肝癌病灶可因外力作用破裂或发生自发性破裂。发病突然,持续性腹痛常涉及全腹,常伴休克。全腹膨隆,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腹腔穿刺抽得不凝固血液即可证实为腹腔脏器破裂出血。妇科检查、血清AFP及HCG检测、B超或CT检查等可与异位妊娠破裂相鉴别。此外,还需与腹部卒中等少见病相鉴别。如为空腔脏器破裂,X线腹部平片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常可抽到胃肠内容物或粪便。胆囊或胆管破裂则腹腔穿刺可抽到胆汁。膀胱破裂者腹腔穿刺则可抽到尿液,检测其肌酐含量可明显升高。

(九)急性肠梗阻:

可见于各种年龄病人,儿童以肠道蛔虫症、肠套叠等引起的为多。成人以疝嵌顿或肠粘连引起的为多,老人则由肠肿瘤等引起为多。小肠梗阻腹痛多在脐周围,呈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部膨隆或腹部不对称,可见肠型或蠕动波,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高调肠鸣音、金属音或肠鸣音减弱、消失。如腹痛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腹部压痛明显或伴肌紧张及反跳痛,或有血性腹水,并迅速出现休克者常为绞窄性肠梗阻。结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是结肠癌、肠套叠和肠扭转,常有腹胀和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对肠梗阻病人应常规检查腹股沟区有无肿块,与嵌顿疝鉴别。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生化检查可有异常,如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X线腹部平片检查可发现肠腔充气,并有液气平面、闭襻肠管影。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和小肠镜检查可观察近端小肠梗阻,但在怀疑有结肠梗阻的病人禁用消化道造影。腹部术后出现早期肠梗阻者,应注意是否存在低钾血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胃肠无力症、术后肠麻痹、术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

(十)胆管结石、胆管炎:

常有右上腹痛反复发作病史。典型者常有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可伴有恶心、呕吐。重症急性胆管炎常表现为Reynolds五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中毒性休克和意识障碍。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或有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可出现中毒性颗粒。肝功能检查有异常变化。B超、CT、MRCP等均有助于诊断。

(十一)尿路结石:

腹痛常突然发生,多在左或右侧腹部,呈阵发性绞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常伴有腰痛。输尿管结石起初是腰痛,当结石向远端输尿管移动时,疼痛也会移到下腹部,男性病人可有睾丸反射痛。腹部压痛不明显,但常有肾区叩击痛。疼痛发作时伴有血尿为本病的特征。多有类似疼痛发作史。其特点是症状重、体征轻。腹部多无明显压痛,或仅在上、中输尿管点有压痛,或肾区叩击痛。尿常规检查有助于诊断,尿红细胞阳性,也可检到细菌和蛋白尿。腹部X线平片可看到不透X线的阳性结石,因为90%的尿路结石都是放射线穿不透的,借此可与胆囊或胆管结石相鉴别。静脉肾盂造影可观察结石及其阻塞部位,结石阻塞侧的肾盂往往延迟显影。泌尿系统B超检查或磁共振成像可确诊。

(十二)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心包炎的症状有时很像急性胰腺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表现为上腹部突发疼痛,但多见于中老年人,心肌梗塞的部位如在膈面,尤其是面积较大者多有上腹部痛。其疼痛多在劳累、紧张或饱餐后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痛,并向左肩或双臂内侧部位放射。常伴有恶心,可出现休克。上腹部或有轻度压痛、但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心脏听诊可有心律紊乱,常规心电图检查或心肌酶谱测定可以确诊本病。

(十三)腹主动脉瘤破裂:

常见于60岁至70岁的老年病人,男性病人有吸烟史、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是该病的危险因素。典型临床表现为三联征:①腹部和腰背部持续性剧烈疼痛;②腹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③低血压或休克。诊断的关键在于对该病提高警惕,B超检查、腹部增强CT、血管造影或腹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均可做出诊断,但该病常常没有时间进行这些辅助检查。

(十四)胸、腹主动脉夹层:

是由于胸、腹主动脉内膜破裂而外层尚完整,高压的血流在主动脉内、外层之间形成夹层。病人多有高血压病史,表现为胸部或腹部剧烈疼痛,而腹部检查可无明显体征。及时做胸、腹部增强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有助于诊断。

(十五)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肠系膜血管栓塞多有心肌梗塞或房颤病史,而血栓形成往往发生在术后,尤其是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和脾切除术后或恶性肿瘤术后,或病人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突发性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病开始时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成比例,腹部压痛轻,肠鸣音活跃,随着病变的进展,腹胀逐渐加剧,出现腹膜炎体征,肠鸣音消失,可有血便,并迅速出现休克。X线腹部平片可见肠管扩张,气液平面,但X线腹部平片也可无异常发现。凝血功能检测、彩色多普勒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或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需与肠扭转、肠套叠或急性出血性肠炎等鉴别。

(十六)铅中毒:

见于长期接触铅粉尘或烟尘者,偶尔可见于误服大量铅化合物者。铅中毒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均以阵发性腹部绞痛为其特征。通常腹痛发作突然,多在脐周围。常伴腹胀、便秘及食欲不振等。腹部体征不明显,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多减弱,临床易误诊为肠梗阻。齿龈边缘可见铅线,此为铅中毒的特征性体征。周围血中可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铅和尿铅检测明显升高可以确诊。

第三:掌握各种腹痛特点

1.腹痛部位

一般腹痛部位多为病变所在部位。如胃、十二指肠和胰腺疾病,疼痛多在中上腹部;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疼痛多在右上腹部;急性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麦氏点;小肠疾病疼痛多在脐部或脐周;结肠疾病疼痛多在下腹或左下腹部;膀胱炎、盆腔炎及异位妊娠破裂,疼痛亦在下腹部。弥漫性或部位不定的疼痛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机械性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血卟啉病、铅中毒、腹型过敏性紫癜等。

2.腹痛性质和程度

突发的中上腹剧烈刀割样痛、烧灼样痛,多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上腹持续性隐痛多考虑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持续性钝痛或刀割样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多为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或泌尿系统结石常为阵发性绞痛,相当剧烈,致使病人辗转不安;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是胆道蛔虫症的典型表现;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伴腹壁肌紧张或板样强直,提示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其中隐痛或钝痛多为内脏性疼痛,多由胃肠张力变化或轻度炎症引起,胀痛可能为实质脏器包膜牵张所致。

3.诱发因素

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前常有进油腻食物史,急性胰腺炎发作前则常有酗酒、暴饮暴食史,部分机械性肠梗阻多与腹部手术有关,腹部受暴力作用引起的剧痛并有休克者,可能是肝、脾破裂所致。

4.发作时间

餐后痛可能由于胆胰疾病、胃部肿瘤或消化不良所致,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内膜异位者腹痛与月经来潮相关,卵泡破裂者发作在月经间期。

5.与体位的关系

某些体位可使腹痛加剧或减轻,有可能成为诊断的线索。如胃黏膜脱垂病人左侧卧位可使疼痛减轻,十二指肠壅滞症患者膝胸或俯卧位可使腹痛及呕吐等症状缓解,胰体癌患者仰卧位时疼痛明显,而前倾位或俯卧位时减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烧灼痛在躯体前屈时明显,直立位时减轻。

第四:引起腹痛的原因

1.急性腹痛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

(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统结石梗阻等。

(3)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胃肠穿孔、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和门静脉血栓形成。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皮肤带状疱疹。

(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胸椎结核。

(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血卟啉病等。

2.慢性腹痛

(1)腹腔脏器慢性炎症: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慢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等。

(2)消化道运动障碍: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及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等。

(3)胃、十二指肠溃疡。

(4)腹腔脏器扭转或梗阻:如慢性胃、肠扭转,十二指肠壅滞,慢性肠梗阻。

(5)脏器包膜的牵张:实质性器官因病变肿胀,导致包膜张力增加而发生的腹痛,如肝淤血、肝炎、肝脓肿、肝癌等。

(6)中毒与代谢障碍:如铅中毒、尿毒症等。

(7)肿瘤压迫及浸润:以恶性肿瘤居多,与肿瘤不断生长、压迫和侵犯感觉神经有关。

第五、腹痛伴随症状

1.腹痛伴发热、寒战提示有炎症存在,见于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肝脓肿、腹腔脓肿,也可见于腹腔外感染性疾病。

2.腹痛伴黄疸可能与肝胆胰疾病有关。急性溶血性贫血也可出现腹痛与黄疸。

3.腹痛伴休克同时有贫血者可能是腹腔脏器破裂(如肝、脾或异位妊娠破裂);无贫血者则见于胃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腹腔外疾病如心肌梗死、肺炎也可有腹痛与休克,应特别警惕。

4.腹痛伴呕吐、反酸、腹泻提示食管、胃肠病变,呕吐量大提示胃肠道梗阻;伴反酸、嗳气者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伴腹泻者提示消化吸收障碍或肠道炎症、溃疡或肿瘤。

5.腹痛伴血尿可能为泌尿系疾病(如泌尿系结石)所致。

最后、腹痛临床检查十句真言

一句话,两个病史,三项查体,四个常规,五项检查,六个疾病,七个紧急,八忘请示,九痛不止,十分危急!

解释如下:

一句话:中年老病人腹部不适应该想到心脏的问题,年轻病人心脏不适应想到腹部的问题

两个病史:月经史,性交史

三项查体:全腹各压痛点,肝脏浊音界及扣痛,移动性浊音

四个常规:腹平片,心电图18导,血糖,淀粉酶

五项检查:尿HCG,腹部B超及血管彩超,全血分析,电解质,头CT

六个疾病:心肌梗塞,DKA,胃(十二指肠)穿孔,胰腺炎,腹型紫癜,脑出血

七个紧急:宫外孕,黄体破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部动脉栓塞,脾破裂(自发),肝癌破裂

八忘请示:不忘请示上级

九痛不止:久痛不止。

十分危急:十分危急!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太原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dpf.com/jbcs/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