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常识 > 专业母婴顾问产后康复详解说明,准妈妈们一
专业母婴顾问产后康复详解说明,准妈妈们一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团妈母婴堂,从事产后母婴事业近10年,遇到从70-00后的妈妈都有,有对自己好的,有活的狼狈的,直到自己成了妈妈,才深深体会了每一个角色所处的角度不同。但是有个根本是:为自己而活
自己为自己赋能
才有能力爱别人。
在这里,要说的是:生产是可以温柔的,而不是以命相博。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如何从分娩中快速恢复
1
产后阴道、会阴康复、盆地组织康复
常见现象(1)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阴道粘膜皱襞消失,会阴和阴道均出现水肿,一般会在产后数日内消退。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在这个时候都会因为生产的创伤疼痛而翻来覆去、不能好好喂奶;(2)这和你的体质、代谢、吸收都有直接关系。我们除了大小便都进行冲洗以外,还可以做的就是使用一些帮助消炎、杀菌、消肿和预防疤痕增生的药物;(3)阴道粘膜皱襞、阴道张力和弹性约在产后3周时逐渐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而阴道粘膜上皮恢复到正常孕前状态则需等到恢复排卵后。分娩造成的盆底组织(肌肉及筋膜)扩张过度,弹性减弱,一般在产后6周内可恢复;(4)盆地组织的有意识保护应该是在孕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的时候有意识地锻炼盆底肌群,这样可以加快产后的恢复,同时骨盆的倾斜错位的情况并不利于盆底肌群的功能恢复;(5)阴道在生产时如果进行会阴侧切,切口缝线在产后3~5日拆线,切口平整。常见问题(1)产后出现阴道壁弹性、张力恢复差,阴道壁膨出或子宫脱垂,骨盆底肌肉松弛,阴道收缩无力,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性生活不适等;(2)当你出现这类型情况的时候已经需要康复了,。采用产后康复的仪器、康复按摩手法、产后盆底肌肉收缩训练等方法,进行产后康复治疗。促进产后会阴部水肿消退,减轻产后会阴坠涨、侧切伤口疼痛,增进会阴切口的愈合及瘢痕组织的软化,增强阴道、会阴及盆底肌肉弹性和张力的恢复;(3)以下这些对你尤为重要的:①生产时学会呼吸和适当用力;②产后保持创口的清洁、干燥和上药;③生产完就可以开始凯格尔运动;④正确使用并坚持使用盆骨带和腹带;⑥产后需进行盆底肌和骨盆的检查评估和康复治疗。2
产后子宫康复
正常生理恢复特点
(1)子宫的正常生理恢复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宫体复旧、子宫颈复旧、恶露排出及子宫内膜的修复;
(2)子宫体正常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呈圆形,子宫大小一般为17厘米×12厘米×8厘米,重量约g,宫底即刻降至脐下一横指。产后1日宫底略上升至脐平,以后每日下降1~2厘米;
(3)产后2周时子宫降入骨盆,重量为g,腹部检查时未能触及子宫底。产后6~8周,子宫大小恢复到孕前状态,大小约为50克。正常的恶露排出一本持续4~6周,总量可达到毫升,有血腥味,无异味。
常见问题
(1)阴道分娩后,子宫内如有胎盘组织或胎膜残留时,血性恶露持续4天以上,有时可能大量出血,子宫复旧不良,比同时期的正常产褥子宫大而且软,伴有腰痛,下腹坠胀;甚至由于盆底肌肉松弛恢复差,造成子宫脱垂等情况;
(2)这样的问题在多胎产妇、孕期增重较多、体质淤寒的产妇身上最为常见。子宫复旧不全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性子宫变化,日后子宫增大,纤维组织增多,因而影响收缩而造成月经量多,经期延长;
(3)月子期间帮助子宫康复你能做的是:
①不捂月子,保证胃脘部、小腹部、八髎处温暖,也可自行适当按揉;
②正确产后月子餐的饮食有助于加强身体代谢和机能恢复;
③早开奶、勤喂养,加强子宫收缩;
④正确使用并坚持使用盆骨带和腹带,骨盆的恢复有助于子宫进一步收缩回位的更好。
3
产后乳房康复
(1)产后72小时内乳汁分泌持续增加,俗称“下奶”,初乳粘稠、量少,重点工作在于频繁有效喂养,保证分泌顺畅;
(2)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乳汁淤积、错误处理方式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早期你的乳房会经历下奶期,但是如果自己认为柔软不涨没有奶,有盲目进补、暴力按摩就会在生理性肿胀的情况下遭遇乳腺炎、乳腺脓肿。产后第一时间的喂养和正确的系统知识能让你轻松些。
4
排尿功能康复
正常生理恢复特点
产后4~6小时后,产妇可自行排尿
常见问题
⑴产妇在产后8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或发生排尿不畅、膀胱过度充盈、尿潴留等情况会致使子宫不能下降至盆腔;
⑵手术后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或阴道分娩时胎头压迫膀胱时间过长,使膀胱肌产生不同程度的麻痹,出现产后排尿不畅;
⑶剖宫产留置尿管,造成产妇取掉尿管后,出现尿潴留;
预防它的最好办法就是会阴冲洗,预防和改善产后尿潴留的症状,促进产后排尿,保持尿路通畅,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所以说“产后喝水、排尿、冲洗三合一”多么重要!这几项就是月子里你能做的,请好好参照操作重点帮助自己快速恢复。
5
月子餐
首先我们来看看身体阶段恢复重点和饮食建议
第一阶段:排淤期(排恶露活血利水促进伤口恢复)
(1)生产后体重减轻约5kg,宫缩疼痛从第3天开始得到缓解,恶露量也随之减少(血液色、无异味、量较大);
(2)产后第1周,子宫回位收缩比较迅速,子宫位置会从肚脐处下降到耻骨的位置,收缩后如同拳头大小;
产后72小时内乳汁分泌持续增加,俗称“下奶”,初乳粘稠、量少,重点工作在于频繁有效喂养,保证分泌顺畅;
(3)促进子宫收缩,排出恶露;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顺畅;促进乳汁循序渐进分泌,保持通畅;
(4)健脾开胃、祛瘀生新、养肝护肝;
(5)饮食建议:食物烹饪要清淡软烂,吃较温补平和的蔬菜,半流质食物为主,少油少盐。
第二阶段:修复期(收缩盆骨子宫复旧保护关节)
(1)恶露量变少,由鲜红色逐渐变为浅红色直至咖啡色;子宫位置继续下降,逐渐降至盆腔中,子宫本身也在变小,大约缩小至棒球大小;
(2)乳汁量增加;
(3)增强骨质和腰肾的功能,加强关节、骨盆、骶骨、耻骨联合的恢复;
(4)养腰壮骨修复组织适当进补;
(5)饮食建议:少量汤水,适宜粥类、炖菜,逐渐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少油少盐;
第三阶段:滋补期(恢复体力增强体质补充奶量)
(1)恶露呈白色或黄色,较黏稠,似白带,但量比白带大;
子宫继续收缩,子宫已经完全进入盆腔,在外面用手已经摸不到了。不过,宫颈口还没有完全闭合,所以仍需要注意阴部卫生。
(2)经过两周的哺育实践,大多数新妈妈逐渐熟悉了喂养宝宝的规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同宝宝步调一致,从而避免太过劳累,妈妈精神欠佳的状况会有所改善;
(3)身体体力恢复逐渐恢复,加强身体代谢的同时适宜滋补,防止多余脂肪堆积在体内;
(4)补气补血增乳益乳祛湿利水
(5)饮食建议:不宜食用过多燥热的食物,可逐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量
第四阶段:调整期(调养身体恢复形体)
(1)大多数新妈妈的恶露已经干净,开始出现正常的阴道分泌物——正常颜色的白带。不过,恶露持续的时间与新妈妈的体质相关,也有一些新妈妈在本周仍会排出黄色、白色恶露。本周阴道恢复正常,会阴部消肿;
(2)外子宫口关闭:子宫的体积、功能仍然在恢复中,妈妈对此已没有感觉。一般来说,子宫颈在本周会完全恢复至正常大小,子宫内膜也在新生。如果本周新妈妈仍有出血状况,很可能是子宫恢复不良,需要咨询医生;
(3)腹部变得较为紧绷;
(4)妊娠纹的颜色变浅;
(5)本周在内调外养的同时要控制汤水的摄入,控制热量,补充脏腑气血的同时除湿利水,恢复形体;
(6)调补身心、瘦身美肤、增强抵抗力;
(7)饮食建议:此时宜温补,注意控制热量,清淡少油腻,减少汤饮水分的摄入。
团妈母婴堂,10年专注一份月子餐,帮助产后更好的调养恢复(补养气血,祛湿驱寒,下奶不长胖),为您的月子恢复“雪中送炭”,帮助您的产后调养“锦上添花”!
复制下面链接打开淘宝
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