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常识 > 史上最全面腹直肌分离肌效贴使用多图干货

史上最全面腹直肌分离肌效贴使用多图干货



在写这篇腹直肌分离文章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忐忑的。因为现在腹直肌分离的文章非常之多,所以我这次从另一个方面来谈一谈腹直肌分离。大家真的了解腹直肌分离吗?作为康复从业者我们对患者手法处理以及运动训练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继续保持效果?

文章导读:

1.了解腹直肌分离解剖原理

2.腹直肌分离好发人群

3.肌效贴对腹直肌分离的直接作用

4.腹直肌分离肌效贴操作

一、腹直肌分离解剖原理

在分析腹直肌分离解剖原理之前,我们要知道腹直肌只是一个受害者,一个被表现出来的受害者。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腹部肌群(从里到外)

1、腹横机

腹壁最内层的阔肌。大部分被腹内斜肌所遮盖,最上部的肌纤维被腹直肌所遮盖,为腹部阔肌中最深和最薄者。起点广阔,自上而下起自第7~12肋软骨内面(与膈肌肌齿相互交错)、胸腰筋膜前层、髂嵴前部、腹股沟韧带外侧1/3。

2、腹斜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于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韧带外侧半,肌纤维呈扇形展开,上部止于下3对肋(也有止于下4对肋的说法),中部斜向内上方,下部斜向内下方。后两部肌纤维至腹直肌的外侧缘处移行为腱膜,分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参与腹直肌鞘前、后壁的构成,最后止于白线。

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起始部呈锯齿状,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后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内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并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3、腹直肌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起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止于耻骨联合和耻骨嵴。分布在腹部左右平行连接的肌肉组织。

大家都知道这几块肌肉的基础解剖,但是在功能解剖中,共同的作用更多是维持稳定,稳定腹内压。腹斜肌更多是抗侧屈以及抗旋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跑步腹部不稳定的时候,下肢发力占比大,而上肢会像一颗树苗一样随风飘扬。

二、腹直肌分离好发人群

1.怀孕女性:

据统计,在60%-90%的孕妇身上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现象。腹直肌分离以后,不只是影响美观,还会导致骨盆前倾、臀部无力、腰痛、膝关节痛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腹直肌分离并不是发生在产后,一般在怀孕6个月的时候,骨盆前移以及后倾,腹直肌分离出现的概率非常大。

2、大腹便便人群:

理由呢?大部分与怀孕女性相似。

3、腹横肌无力人群:

常见原因比如久坐人群,呼吸模式异常人群,以及腹横机外伤人群。

三、肌效贴对腹直肌分离的直接作用

肌效贴的原理是:利用一个外力将筋膜层拉开,增加之间的距离,减少软组织活动中和筋膜的摩擦,增加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循环,从而减轻由过度劳损(over-use)而引起的疼痛。所以我们处理腹直肌分离后,可以使用肌效贴来维持治疗效果。

四、腹直肌分离肌效贴操作

1、作用于腹横机

用记号笔勾出腹横肌的位置,腹部前侧为白线。

2、用肌效贴测量出背侧黑线绕腹部前侧的距离(一周),两条长的为腹横肌,四条短的为腹斜肌,图二打叉部分为锚点(无拉力区域)。

3、撕开中间部分,横至于腹直肌。切记中间无拉力。肚脐上下各一条,分别拉向背侧黑线,黑线处2cm留作锚点,整体拉力为2格。

4、作用于腹斜肌:

锚点还是腹直肌。向上固定于上方肌效贴,方向指向肋骨。拉力2格。向下拉向髂前上棘(如图)

注意:腹直肌分离程度对于贴法有一定要求:

脐上分离以及完全分离可以使用第5步骤

*5、对上腹部进行操作:

操作同上

以上就是使用肌效贴对腹直肌分离的详细操作。大家以下误区不要混淆:

1、肌效贴对腹直肌无任何处理,针对的是腹横机以及腹斜肌。

2、肌效贴对于肌力的作用基本没有,所以不必大幅度提高拉力。

3、肌效贴除了起到了作用于筋膜的作用以外,也是起到了一个提醒患者的功能。

4、根据患者的程度,灵活使用此操作。

5、此肌效贴使用在治疗结束以后,搭配使用,切勿依赖肌效贴。

END

延展阅读

腹直肌分离从检测到治疗全攻略

20节课带你学会产后康复

2月22-3月6日,脊近完美产后康复认证集训营,14天从入门到精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dpf.com/jbcs/1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