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常识 > 穴位埋线麻醉试验过程和首例成功的汇报
穴位埋线麻醉试验过程和首例成功的汇报
?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中医理疗康复” 穴位埋线麻醉试验过程和首例成功的汇报年我们在毛主席光辉著作《实践论》的指引下,在针麻的基础上,大胆设想,进行了穴位埋线麻醉的探索,经过了反复的试验,获得了首创成功。
设想根据
我们在学习针麻过程中,感到做一个腹部手术需2-3人不停地捻针,掌握手法也较难,不利于战时大批伤员救治,也不利于医生少的单位手术,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找到一种只要一次麻醉即能在几天内任何时间进行手术的方法,我们将几种新医疗法在自己身上反复实验。一次发现在鼻旁沟埋线后15天,局部仍有麻木感,针刺基本不痛,这个启发使我们联想穴位埋线代替针麻的可能性,于是经过一个长时间在自己身上的试验,比较有了把握后,开始用于临床。
试验的全过程
一、自身试验过程:以右下腹手术为例,取穴三阴交(右)、足三里(右)、丰隆(右)在局麻下用医用埋线针把羊肠线埋入穴位处,埋线后12小时,试验者自持刀,在右下腹切开皮肤至皮下组织,连切4-5刀,刀口长3分左右,缝合3针,术中微有痛感,术后无任何痛感,甚至无伤口感,2小时后,又在右下腹另行切口3.5公分长,并用血管钳分离二层肌肉,稍后有痛感,用钳夹少些肌组织用力牵拉无痛感,钳夹多些时有胀痛感,缝合3针,术后第二天,即埋线后70小时,仍不影响正常活动,可以跑步,90小时后参加半天搬石头重体力劳动,唯石头碰到伤口时有些痛感,余均正常。小时后,在右下腹作了第3次另行切开,切口长4公分,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用血管钳分离肌层,见到腹膜,用钳夹组织,用剪剪组织,缝合3针均比较痛;试验者感觉与年10月在针麻下做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时的感觉差不多,小时后活动如正常人。小时后骑自行车出诊,来回16里山坡小路,并扛自行车过两个山沟,伤口不痛。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者照常工作,并无痛苦。
二、试验后小结:通过以上3次试验,埋线后6-12小时起至3-7天内均可施行无痛手术,术后无痛感可达10天左右,以埋线后24-60小时内效果能最佳。
三、穴位埋线麻醉之特点:1、操作简便、安全、易学、适用于平、战时基层开展;2、手术过程时间长短不受限制,有利于较长时间的手术和大批成伤的手术处理;3、副作用少。
四、缺点:1、急需手术者(6小时内)不一定适用;2、四肢埋线后一周内埋线处有些胀痛。
操作方法
一、按经络学说取穴。
二、医用羊肠线制成备用线,其方法是:把1-2号线剪成8公分左右,折成双股,尖端打个节,放在75%酒精内备用。
三、选好穴位,消毒,局部麻醉后用医用埋线把线埋入穴位,打结端留在针眼处,用酒精纱布保护,不需要时,把肠线取出后,挤净针眼内渗液,针眼涂碘酒,用纱布保护一天;也可以把肠线埋在穴位里不取。
四、术前配合用杜冷丁等药物更好。
五、注意事项:首先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取得密切配合,埋线后要适当活动,术前按摩埋线处15分钟左右(试验时未按摩),以加强穴位刺激。
首例成功介绍
患者赵××,男,38岁,诉发热,右侧咽喉肿痛,张嘴、吞咽极困难已3天。
检查:体温39.1℃,右侧扁桃体上方明显红肿有波动,悬雍垂偏向对侧,张嘴极困难。诊断:右侧扁桃体周围脓肿。
治疗:用青霉素40万单位,8小时肌注一次,用封闭,耳背放血等治疗2天,不见减轻,乃用于合谷(右)、内关(右)埋线后1小时痛疼减轻,能喝水,吃稀饭,第24小时将脓肿切开,用血管钳扩张,排出厚脓10毫升,放置引流,术后8小时体温仍在39℃,吞咽时无痛感,埋线后48小时又用血管钳扩口排出脓液约1C毫升,第54小时体温37℃,第72小时痊愈。
手术中患者反映良好,第一次脓肿切开时,患者感刀割时如蚁咬,以后仅压舌板压舌头有些难受,第二次用血管钳扩口排脓时,患者毫无感觉。
天津医药编者按:这是一个很有苗头的试验,是针刺麻醉的发展,特点是有理、有据、有自身体验,可惜作者由于客观原因未能继续做下去,我们把这篇报告发表在这里,希望能引起床醉工作者的重视,能使这一实验继续下去,实验结果并希望随时函告我们。
(天津医药).10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证明,线犹如针,将线埋在穴位上,就恰好把进针、留针、行针、起针和疗程注为一体。这是埋线疗法的独特长处之一,也是埋线疗法为什么能治病的主要原理之一。
(二)具有组织疗法的效能:
为什么说还具有组织疗法的疗效?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组织疗法,这一疗法在几十年前,是苏联学者名叫费拉托夫氏的发明,他根据动物或植物组织与活体分离后,置于条件不良而不致死亡的环境下(如冷藏或置于黑暗处),由于生物化学上的变化,产生“生物原刺激素”,它能通过神经所发挥过整个人体的作用,加强酶的活动力和生理机能,增加对抗病原因子的力量和再生机能,因而促使疾病痊愈。卢免泽夫氏根据临床观察证明,治疗各种疾病的组织应加选择,如脾组织适应于瘢痕性机能障碍和慢性溃疡病等;肾上腺适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等(《外科学》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医士学校临时教本,华东医务生活社出版)。由于在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对许多种疾病能有较好疗效,而被医务界接受和推广开,医院陈志达教授,对组织疗法又有了较大的改进,如现有的胎盘组织液、大脑组织液、肝组织液、肾上腺组织液等,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见到理想的效果,以上是组织疗法的由来与作用,那么埋线疗法使用的医用羊肠线,将其埋入人体穴位上或组织内之后,逐渐被吸收的过程中刺激了穴位,又是异性蛋白反应的影响全身所起到治疗作用的经过,也就是说羊肠线的吸收过程和胎盘组织的吸收过程应该是类似的。
(三)具有穴位封闭疗法的作用。
(四)兼有自血疗法的作用。
(五)具有穴位放血疗法的作用。
据上述推论,其理论应该说是可以成立的,通过对治疗原理探讨,治病的范围就不断地扩大,于69年起就用于治疗癫痛、头痛、腰、腿痛等80多种常见病症,70年用于“埋麻”72年首次治疗甲状腺肿大和急性面神经麻痹。80年用于多发性病理性骨折,支气管扩张,风心病获得了奇效。84年起用于多种癌症和牛皮癣、白癜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88年用于色素母斑等皮肤病。目前我主要研究白癜风病的治疗,归纳起来,目前埋线疗法的适应症是:凡针刺能治疗的病症,在短时间(10天)内不能治愈者均可适用,其中疗效最好有:头痛、慢支、孝喘、甲亢、神经性尿频、白癜风等10种病症。这些主要是每个医生的经验而定。
三、埋线疗法和医用埋线针的由来:
据调查:埋线疗法始于一位卫生员的医疗实践,这位卫生员的父亲,患胃及十二指肠求部溃疡,长期疼痛,服解痉止痛药无效,唯一有效的,就是在中脘等穴位上扎上针很快就不痛了,留针期间均能不痛,可起针后很快又痛了,他想长期留针不是个办法,可病人长期疼痛,总该要想出个办法,最后选用,将医用羊肠线埋入中脘等穴位上,果然起到了理想止痛效果。由于病员疼痛消失,精神舒畅,食欲增加,体重一月内增加15斤左右,以后又试治了一部分病例,多数见到类似效果,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笔者,在学用缝针坦线时,不慎发生断针事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为了弥补这一过失,通过反复探索改造,终于在年5月研制成功了“医用埋线针”,由上海医用缝合针厂批量生产。至今20年来,一年四季从未间断过,通过几十年次穴位埋线实践证实,用埋线外埋线,操作方便,最高疗效,无一断针和意外情况发生。为此,越干越有兴趣,现对许多病症的治疗,能够得心应手,故已成为个人的无价之宝。
四、埋线疗法的发展情况
通过实践证实,由于埋线治疗许多慢性病症能有特殊疗效,加之方法简便治疗次数少,疗效好,以易接受为主要优点,人们在反复实践中,使埋线器械和方法有了不断改进,从而促使其适应症上,有了无限度的扩大。
(一)埋线器械和方法上的进展
1、最初是切割埋线法:用小手术的器械,在膻中穴、手掌等部位进行切割埋线,主要适应症是慢支、哮喘等。此法不能在一个部位上反复切割,故适应症局限。
2、缝合针穿线法:已列入教课书中,此法缺点是:有二个针眼,羊肠线头埋入皮下有时过浅,使针眼愈合困难易引起化脓感染,特别是容易断针。
3、套管针注射式植线法:此法较实用方便,但换线时较麻烦。
4、穴位结扎埋线法:略
5、医用埋线针埋线法:为国内唯一的埋线专用器械;下面作详细介绍:
(二)医用埋线针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略)
医用埋线针操作常规:
1、选准穴位,选好进针点(在穴位下0.6寸),作好标记。
2、碘酒酒精常规消毒。
3、局麻(现在埋线已不需麻醉):用1-2%盐酸普鲁卡因1至2毫升,在进针点处,打好局麻皮丘。
4、再用酒精棉球消毒1次。
5、选线,左手持镊夹备用羊肠线线头,将线中央置于局麻皮丘于上。
6、右手持埋线针,缺口向下压线,双手配合以15度角,将线埋入穴位中,待线头见不到时再进针0.5公分(加速针眼愈合,减少感染机会),快速拔针。
7、用酒精小棉球,小胶布保护针眼2天后即可洗澡,详见图例:
8、向患者交代清有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