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体现 > 事实上这是防毒面具袋
事实上这是防毒面具袋
事实上这是06式防弹衣或者06式战斗携行具自带的腰带,虽然也是编织的,但并不额外算钱,跟平时所说的“编织腰带”根本不是一回事
第二个标注:水壶——作者连装具“左生活右战斗”的基本携行原则都不知道,居然认为水壶会挂在右边事实上这是防毒面具袋
其实,防护和灵活性的矛盾,自古以来就一直困扰着军队——防护不足固然增大伤亡,防护过度导致灵活性下降一样会增大伤亡,所以冷兵器时代的重步兵、重骑兵最终都让位于机动性更好的轻步兵、轻骑兵,机械化时代的中型坦克最终凭借防护与机动力的平衡取代了防护力超强的重型坦克成为主战坦克对于类似的客观现实,文章的作者不是没有看到,他们的文中也不得不承认“过多的防护装具”会“让士兵的体力吃不消”,只不过他们马上笔锋一转,就去探讨“政工干部苦口婆心培养的战斗作风”问题了明知防护过度会“让士兵的体力吃不消”却仍然要大加鼓吹,是因为窝在屋里靠敲键盘反共的人体会不到一线官兵的疾苦还是为黑而黑呢?
由图中说明可知,50年代初期我军已开始大量配发钢盔
2漏洞百出的《钢的盔》
《装备》一文首先贴出了一张我军单兵的照片作为题图,并给予了标注,然而,正所谓蛇添足——不专业的标注将作者无知的尾巴露了出来从图的左下脚开始,我们来看看这些透着无知的标注:
第六个标注:防毒面具——正确,原因同上
可以看到,在一共14个标注中, 3、5、6、7、8、13、14共7个属于一眼可见,稍有常识的人都认识的装备没有标错,其他7个稍微需要点知识的装备,有2个标的不准确,5个完全标错
《装备》一文第一节《钢的盔》首先对我军著名的02式防弹头盔大加赞扬,紧接着笔锋一转开始黑:头盔虽好,可是不能接各种设备,“就是一顶头盔”;“即便早在20年前就已经研制成功,到今天,qgf02仍然是属于少数人的装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军方重视人员的‘政治正确’,而头盔被认为是‘弱者装备’,没有出现在中国战士的军备清单之中”……
4黑不到点上的《解放“解放军”》
人高马大的美军尚且如此,相比美军无论是体型还是体质都有一定差距的我军官兵如果也象美军那样穿上全套厚重的装备会如何呢?由此导致的高比例的腰肌劳损、膝关节损伤难道就可以凭一句“生命无价”而无视了么?那些在战场上被压出了各种伤回到国内到死都没等到医疗的美国老兵知道中国有个南方系这么跪舔自己,会好点么?
漆有军徽的德式m35钢盔,我军利用缴获的钢盔装备部队的见证
第八个标注:迷彩手套——正确,原因同上
责任编辑:nn082
3缺乏常识的《把“根”留住》
有一种抹黑叫无知——评《南方周末》酸文《解放军单兵装备有多贵》12月4日,《南方周末》网络版推出了署名黄尚与陈之琰的文章《解放军单兵装备有多贵》(后简称“《装备》一文”),明嘲暗讽我军单兵装备低劣!诚然,我军单兵装备确实问题多多,这一点早已被我军官兵和诸军迷们疯狂吐槽,但正所谓批要批到点子上,《装备》一文的作者看似为民请命,却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我军装备的完全无知,从而使这篇本可以为兵请命的文章充斥着无意义的矫揉造作
1张冠李戴的题图
第三个标注:背囊——因为看不清,姑且算对吧
第十四个标注:作战靴——正确,原因同八
第四个标注:迷彩战术背心——也可以算对,具体说来,这恰恰被作者指责没有装备给官兵的06式特种兵防弹衣,上面有molle(modular lightweight load-carrying equipment:模块化轻量负载装备)系统,可以加挂各种附件,价格当然也就不可能才280了
电视剧《我是特种兵ⅲ:火凤凰》中女兵们戴的就是mich2000头盔,对比可以看出,它为了能够加挂大型的耳机,明显减小了防护面积
《装备》一文在其第二部分《把“根”留住》中深情地讴歌道:“美国士兵们除了有头盔、防毒面具、防弹衣,还有护膝、护肘、面罩加防风眼镜”,甚至还有新发的“防弹内裤”诚然,美军官兵防护装备确实要比我军官兵全乎得多,说他们是从头包到脚也不算夸张,但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只在窝在屋里用键盘反共的南方系人士岂会知道美国爸爸的苦楚——按照美国陆军的条令,美国陆军的单兵负重分三种:1、战斗负重(fighting load,相当于我军的轻装):63磅(约28.6公斤),这是步兵在接近敌人、随时可能近战的时候的负重2、行军负重(approach load,相当于我军的全副武装):101磅(约45.8公斤),这是步兵在行军中的负重,在交战前要减轻到战斗负重3、应急负重(emergency approach load):132磅(约60公斤),这是在困难地形、车辆补给一时上不来时的负重可以看到,美军标准的“轻装”已经达到我军“全副武装”的程度,而“全副武装”要比我军的全副武装重1/3左右这这3种负重标准中,全套的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弹衣、防弹内裤等)是雷打不动的其结果是,根据美国陆军的数据,从2003年到2009年,美国陆军由于肌肉和骨骼伤损而退役的士兵增加了十倍由于士兵被沉重的负荷压得筋疲力尽,无力有效地作战,实际上增加了伤亡的概率,或者放跑了敌人,间接地增加了己方的伤亡率所以反而是执行最危险的任务,最需要被保护的美军特种兵被允许将士兵负重降低到40磅(约18.2公斤),包括取消防弹衣和头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好莱坞大片时会发现,片中的特种兵经常既不穿防弹衣也不戴钢盔难道美国特种兵还不如南方系的键盘党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
第一个标注:急救包——开始就错,急救包放在那个地方,摸爬滚打时全压在身下和地面接触,不怕弄脏么?事实上那个包是指北针袋
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我军已经正式配戴了钢盔
第四,没有头盔对官兵生命安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为了强调由于中共不重视官兵生命,不给官兵配头盔导致的恶果,《装备》一文耸人听闻地说到“1979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头顶单薄军帽的解放军士兵付出了惨痛代价:因头颈部受伤造成的战斗死亡率高达50.8%”言外之意,战斗中牺牲的烈士有一半多少要算在中共头上的事实呢?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的记录,在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阵亡官兵中颅脑伤的比例为30.27%,面颈部伤的比例为2.39%,合计为32.66%,其中弹片伤只占了不到一半(13.35%)——众所周知,头盔的防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弹片的防护,想防枪弹特别是步枪弹的直接射击还是力不从心的不难看出,所谓“因头颈部受伤造成的战斗死亡率高达50.8%”纯属作者胡说八道而且,总后卫生部还提供了一个数据的对比:在那战场战争中,伤员的颅脑、面颈伤比例为17.16%,仅略高于二次大战中的美军(16%),难道二战中的美军也不戴钢盔么?可见,没有头盔导致的伤亡远没有作者所说的那么危言耸听
自从95式步枪取代81式步枪列装我军,近20年来一直毁誉参半让人不明白的是,《装备》一文在第三部分《解放“解放军”》中一不黑军迷们最不满的瞄准基线过高,二不黑部队官兵最不满的故障率高,却专挑了一个扳机护圈太小,戴着厚手套时手指伸不进去来黑,这也反映出了文章作者本身对相关问题根本没有真正的了解,以至于黑都黑不到要害事实上,恰恰是这个寒区部队反映的扳机护圈问题最不是问题——首先,扳机护圈的重要作用就是保护扳机不至于被异物触发,如果护圈过大就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其次,戴着太厚的手套去扣扳机,由于隔着厚厚的手套导致敏感度下降,“两道火”、“匀压慢扣”、“有意识击发无意识响枪”等动作要领难以实现,将直接影响射击效果至于冻手的问题,戴一双右手食指可以挑开的手套就能解决了事实上,长年生活在寒区的猎手们,在冬天打猎时也往往直接用手指扣动扳机,难道他们的枪扳机护圈也太小?
第七个标注:95式步枪——正确,原因同上
这是美军的pasgt头盔,俗称m88,外形与我军的02式很象,设计之时并未考虑装附件的问题
第十一个标注:单兵食品一份——既然是水壶,里面自然不可能有单兵食品了
(原标题:抹黑——评“解放军作战行头只值两部苹果6”)
第十个标注:挎包——估计作者是实在找不到可以叫挎包的东西,所以就认为这个是挎包了事实上,06式携行系统已经废除了传统的挎包(无论是早期的军绿色那种还是后来黑色的作为公文包下发却被各部队当作军绿挎包的替代品,在训练和演习场上怎么看怎么难受那个)概念,代之以双肩的突击包,当背着背囊(正式名称叫06式生活携行具)时,突击包则通过卡扣结合在背囊上图中显示的实际上是作者的第二个标注——水壶
第十二个标注:雨衣——其实应该叫雨披,同时还是07式单兵帐篷的帐篷面,雨衣是有袖子的
第九个标注:编制腰带——显然作者只知道我军列装了编织腰带,所以见到腰带就认为是编织腰带
我军现在普遍列装的qgf 03式头盔
一顶小小的头盔,折射出中共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对官兵生命的漠视,实可谓无言的控诉然而,情况真的如作者所言么?
文章的作者连手持95步枪的士兵照片都懒得找,硬是把士兵手中的03式p成了95式!又生生的给人家p出个雨衣!还给p了个帽徽!题图尚且如此不专业,正文内容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还应该考虑到,美军需要应对的敌人是只有轻武器的各类反美武装,即使其有爆炸性武器,除了路边炸弹外,主要都是手榴弹、小口径的火箭弹和迫击炮弹等,相对于其杀伤力,防弹衣虽沉还是有明显作用的而我军的作战对象却是现代化的正规部队,其杀伤手段主要是各种大口径高爆榴弹、航空炸弹、导弹……,在这些武器的威力面前,是穿得沉甸甸地硬扛还是穿轻便点好迅速找地方隐蔽,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五个标注:头盔——正确,这都能标错作者可以跳楼了
其次,我军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为什么没有大量装备头盔?按照作者的解释——头盔被认为是“弱者的装备”,也就是说中共为了强调精神因素,故意不给官兵装备头盔事实真的如此么?如果翻阅70年代以前我军的历史照片,会发现很多官兵戴头盔的场面,包括开国大典的阅兵方队中就有整方队戴头盔的士兵难道是阅兵部队专门要在开国大典上和党中央对着干么?事实上,我军从来没有轻视过头盔对官兵的保护作用,只不过是因为财力所限加上制作水平的制约才影响了为部队大批量装备头盔的进程即使如此,我军仍然利用缴获的头盔最大限度地装备了部队,甚至在解放战争的历史照片中就能看到很多戴着头盔的我军官兵的身影
当然,头盔对于官兵的保护作用还是应该得到承认的,不能因为颅脑伤的比例没有那么高就认为头盔没必要戴但批评应该是基于事实的,编造虚假的信息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章的作者是真不懂还是为黑而黑呢?
头盔没有预留接口并非不可解决的问题,使用相应的夹具就可以了
首先,文章作者连我军新型头盔的型号发展都没有搞清楚——qgf02式头盔当然不可能让大多数官兵戴上,因为很快我军就改进了其生产工艺,量产了qgf03式头盔作为我军的制式装备批量下发,qgf02式头盔很快就被取代,怎么可能居然于“两年前”的2012年又列装了王富健所在的连队呢?
第十三个标注:林地迷彩服——正确,能说出“林地”二字是全文中作者唯一表现出专业的地方
除了张冠李戴的标注,题图中士兵的姿式也让人看着格外的怪异——95式步枪因为弹夹在握把之后,所以操枪时左手通常是托握下托木的,可图中的士兵这个托握下护木的动作却看着很别扭后来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这样一张照片……
配发较早的qgf02式头盔
第三,加附件与防护效果孰轻孰重?只要稍微动点脑子就知道,要在头盔上加装各种附件,就必须预留各种凹槽、接口,而这些东西又反过来会对头盔的防护作用产生影响如美国著名的mich2000头盔,为了能够适应数字化通讯设备的使用,不得不减少了防护面积《装备》一文的作者一边强调头盔对官兵生命的保护,一边又无视加挂对防护作用的影响,真不知他到底看重什么至于说起文中作者认为02式头盔“找不到美军pasgt头盔上为电子装备预设的接口和卡具的踪影”就更让人觉得可笑——你丫给我找张留着“电子装备预设的接口和卡具”的pasgt头盔看看!连pasgt(personnel armour system for gound troop:地面单兵装甲系统)和mich(moduler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helmet:模块式整体个人无线通讯头盔)都分不清?
本文来源:新华网
北京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