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体现 > 温馨提示端午节吃粽子,切勿囫囵吞枣

温馨提示端午节吃粽子,切勿囫囵吞枣



端午节吃粽子,切勿囫囵吞枣

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端午节前后,软糯滑腻的粽子便成了家家户户走亲访友的必备。咬一口,软到心糯到胃,夏季的幸福感倍增。但是您知道吗,每年端午前后,也是枣核卡喉、枣核嵌顿的高发期。这些患者中严重的,甚至可能穿透肠壁,造成消化道穿孔和腹膜炎,危及生命!

去年五月,一位80岁的老人,吃粽子时不慎误咽枣核。当时老人感觉咽部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进食困难,但可以进食面条类半流食。医院检查,咽部未发现异物,于是回家进行观察。2天后症状加重,左侧下颈部疼痛加重,进食更为困难。后辗转来到我院消化科,经胃镜检查发现食道有异物,并且已经形成颈部食道穿孔。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麻醉下,经胃镜成功将异物取出。术后经过禁食、抗感染等治疗,患者逐渐恢复并顺利出院。

医院消化科

庄坤副主任提醒大家

误吞枣核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嵌顿于食管的枣核两端尖锐,较短时间内即可导致黏膜损伤、出血、局部化脓性感染等并发症,应急诊内镜处理,。胃内或十二指肠内枣核若无胃肠道损伤表现,绝大多数可在48小时内排出体外,无法自然排出者应尽早取出。建议广大人民群众一旦出现枣核嵌顿,医院,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更不要“硬咽”,否则会造成局部及相邻器官感染,引发穿孔、纵膈脓肿等。尤其是食管靠近主动脉,万一累及主动脉,可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情况严重者需开胸手术,才能取出异物。

误吞枣核太危险

专家教你怎么办

1.细嚼慢咽

吃粽子时要细嚼慢咽,慢慢品尝食物的美味,小心误咽枣核。

2.食不言寝不语

《论语》里面说得好,“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说话,专心吃饭,防止出现误咽枣核的现象;还可以防止误咽食水进气管。

3.医院就诊

如果不小心误咽枣核,家人要冷静,千万不要吞咽食物去往下压,这样只会使得枣核越压越深,加重食道损伤。要及时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4.老人尤其要注意

老人因为年纪大、牙口不好或因佩戴假牙导致口腔黏膜反应不够敏感,咽反射也不够敏感;在吃粽子之前,应该把枣核提前摘除,以免发生误吞枣核的现象。

另外,佩戴假牙或牙齿有松动的老人,进食粘性食物时,要小心粘性食物把假牙粘下,一并吞咽。

端午节食粽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吃了粽子的端午节才算完整的端午节。但是,粽子味虽美,枣核要小心!如有误咽,请立即就医。

医院消化科-/

点击右上角“...”,您可以:









































白癜风治疗多久能好
儿童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对白癜风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dpf.com/jbtx/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