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体现 > 病例68结果与讨论nbsp侵犯相邻腰

病例68结果与讨论nbsp侵犯相邻腰



影像表现:

X线腰椎正侧位示:腰椎呈退行性改变。腰4椎前上缘塌陷,骨质密度增高硬化,腰4-5椎间隙轻度变窄。

腰椎CT重建示:腰3、4、5椎体见多发片状密度增高影,椎体边缘毛糙,见骨质增生影,椎体及间盘周围见软组织密度影,腰3-4、4-5椎间隙变窄;左侧腰大肌肿胀。腰3、4椎体上缘见许莫式结节。腰椎呈退行性改变。

腰椎MRI增强示:腰4-5椎体及间盘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周围可见稍长T1稍长T2信号软组织样影,增强扫描腰4、5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影可见强化;相应水平髓外硬膜外可见条形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其上方腰1-3椎体水平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内见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左侧腰大肌增粗,双侧腰大肌见不均匀长T2信号影。

ECT示:腰4、5椎体核素浓聚。

完善各项检查后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腰椎活检穿刺术。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示椎体:找到大量幼粒,幼红细胞,少量巨核细胞,浆细胞,偶见体积大,核梭形的异形细胞。腰大肌:找到较多组织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细胞,纤维细胞,偶见体积大,核明显增大的异形细胞。病理诊断结果示(腰4椎体)骨及骨髓组织,部分骨小梁坏死,骨髓内少量淋巴细胞、较多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如图1)。(左侧腰大肌)横纹肌及脂肪组织呈急性化脓性炎改变。

行穿刺液培养鉴定结果:伤寒沙门菌。尿培养鉴定结果:伤寒沙门菌。

肥达氏反应鉴定:鞭毛H、菌体O、PA、PB、PC均为阴性。

病理、细胞学结果结合影像检查,诊断为伤寒性脊柱炎。

图1

讨论: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应予“严格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伤寒沙门菌属沙门菌属D组,革兰染色阴性,通过粪-口传播。年以后,我国伤寒发病率得到明显控制。近年来,伤寒多高发于我国浙江、云贵、广西等南方地区。本病全年可见,夏秋季为多,儿童、青少年发病率高,无性别差异。

伤寒临床表现:初期多为发热,可伴畏寒,寒战少见,可伴全身乏力、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病2-3周时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玫瑰疹等。其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其它并发症包括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肺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骨髓炎、肾盂肾炎、脑膜炎等。

伤寒性骨髓炎罕见,据统计发生率不到1%,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和脊柱,外文有报道不常见的发生部位包括头骨、胸骨和肋骨。发生于脊柱者最常见为腰椎,颈椎次之,胸椎少见。多以腰痛、发热为主要病史。诊断需结合病史及肥达氏反应、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有关伤寒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的中外文献报道很少,笔者结合部分文献,归纳如下:①病变可很广泛,累及多个椎体,椎体和椎间盘同时受累;②受累椎体呈虫蚀状、溶骨性骨质破坏,以椎体边缘较显著,骨质破坏区周围无硬化边缘,内可见死骨;③受累的椎间盘间隙变窄、消失,邻近椎体终板破坏明显,椎体可互相融合;④椎旁软组织受累而呈不规则增厚,肉芽组织多包绕椎体前方和侧方,椎旁脓肿发生率约40%;⑤MRI检查对显示病灶范围有明显优势,可显示椎体及间盘早期的异常改变。病变多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

从本病例的影像学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普通X线对诊断伤寒性脊柱炎并不敏感,平片仅表现为腰椎骨质增生,椎体形态基本正常,骨质疏松及椎间隙狭窄均不明显。CT检查可显示出病变腰椎多发骨质增生硬化及骨赘影,以及椎体边缘筛孔样及虫蚀样骨破坏改变;椎间隙可见变窄;椎体及间盘周围见软组织增厚影,考虑为肉芽组织。MRI除可显示CT中的骨质破坏,增强扫描还能清晰病变范围,椎弓受累,而椎小关节未见明显受累;狭窄的腰椎间盘呈炎性水肿信号,提示椎间盘炎改变;病变椎体水平后方脊髓变窄,周围呈T2高信号,但较脑脊液信号略低,且增强见强化,提示病变侵及髓外硬膜外,该征象罕见,有外文报道硬膜外脓肿发生率仅占1%-4%(如图2)。其上方脊髓T2高信号应为脊髓受压水肿所致;双侧腰大肌内侧呈T2高信号,提示腰大肌受累。本病例的影像学表现与伤寒性脊柱炎的文献报道一致,穿刺液培养及尿培养有明确诊断意义。肥达氏反应结果为阴性,可能与患者处于病程早期有关,另有文献报道,约10%伤寒患者肥达氏反应可持续阴性。外文报道国外沙门氏菌骨髓炎患者通常与镰状细胞病,联合化疗,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病,极端激素治疗等相关,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罕有发生。但本病例患者免疫功能正常,未见相关基础病。图2外文报道的伤寒性脊柱炎合并硬膜外脓肿

鉴别诊断:

①结核性脊柱炎:二者影像学表现非常相似,临床诊断困难。就本病例而言,结核性脊柱炎骨质破坏很快侵犯至椎间盘及相邻椎体,可呈跳跃性破坏,椎体常被压缩呈楔形变,脊柱后凸,而本病例呈边缘型骨破坏,椎体中心受侵程度轻,不易被压扁;结核性脊柱炎的椎旁脓肿范围多较大,脓肿内常见钙化,脓肿常超过病变椎体长度,形成流注脓肿,脓肿壁多薄而光滑,而本病例椎旁脓肿不明显,仅表现为肉芽组织包绕,边缘不光滑。且本病例患者起病急、无全身中毒症状,可与结核鉴别。

②脊柱转移瘤:一般有原发病史,可间断累及多个椎体,转移瘤常首先侵犯椎体的后部和椎弓根,一般不累及椎间盘,椎体骨质破坏区内常见软组织肿块影,这些均与本病例不符。

(徐楠孙传恕)









































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dpf.com/jbtx/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