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体现 >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有效预防重症肺炎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有效预防重症肺炎
婴幼儿患肺炎,一旦发展为重症肺炎,可引起中毒性脑病,全身弥漫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如果在肺炎早期,能够明确病原体,可有效预防重症肺炎的发生。
图片为气管内异常分泌物
临床上,可见不少混合感染的患儿。
1.以病毒与细菌(流感和肺炎链球菌)、支原体与细菌(支原
体与肺炎链球菌)、支原体与病毒的混合感染比较多见。
2.婴幼儿常见病毒-细菌、病毒-病毒混合感染,年长儿多为细菌和非典型病原混合感染。
3.危重肺炎病人往往继发细菌感染。
4.仍有20%-40%以上的肺炎不能明确病原体。
以下是不同病原体肺炎的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病理:出血性,坏死肺炎和多发性小脓肿。
1.起病急,发展快,中毒症状重:常高热不退,烦躁,嗜睡,
青紫,伴有厌食,呕吐,腹胀等,严重时出现休克。
2.肺部体征与严重症状不成比例:肺部体征出现晚。
3.易发生并发症,如脓胸、气胸、肺大泡、脓肿等。
4.胸片特点为多变性,可有脓肿、脓胸、气胸、肺大泡;阴
影持续时间长。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主要为毛细支气管炎,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
1.多见1岁以内,尤以6个月以内多见,有一定的季节性及流行性,冬春季多见。
2.起病急,上呼吸道感染后2~3天,出现下呼吸道阻塞的表现。
3.临床以呼吸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喘憋,两肺满布哮鸣音为特点。
4.全身中毒症状轻,一般不发热,与呼吸道症状不相称。
5.胸部X线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为全肺程度不等过度充气。
腺病毒肺炎
病理:主要为支气管和肺泡间质炎。
1.年龄(3-4岁以下多见,流行性,地域性)。
2.起病急,发热时间长(2-3周),呈稽留热。
3.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而且重,脱水貌、腹胀气。
4.呼吸系统症状出现早,而体征出现晚。
5.胸部影像学:大片阴影。
流感病毒肺炎
病理:病毒肺炎(坏死性、出血性肺炎),合并细菌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
1.流行季节,肺炎是流感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
2.持续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
3.影像学特点为两肺多发斑片状模糊影、实变影,伴磨玻璃样密度影;并发胸腔积液、气胸及纵隔气肿机率高。
4.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高。
5.容易合并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肺炎支原体肺炎
1.年龄(学龄期)。
2.起病大多缓慢,多有发热,精神状况一般较好。
3.咳嗽剧烈,有时呈百日咳样咳嗽,持续时间长。
4.肺部体征不明显。
5.胸影像学:各种各样。
6.部分有肺外表现:皮肤、血液等。
7.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无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
8.注意:难治性MP肺炎
沙眼衣原体肺炎
1.3月以内小婴儿常见。
2.起病隐匿,病初只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流涕、鼻塞、口吐白沫和咳嗽,咳嗽可持续且逐渐加重,出现断续性阵咳,类似百日咳,可有气促、呼吸增快。
3.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无热或低热。
4.胸片示肺炎或弥漫性病变。
5.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约75%的患儿出现嗜酸细胞增多。
特殊类型的肺炎:
1.复杂性(并发症)肺炎
2.对治疗无反应肺炎
3.重症或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4.坏死性肺炎--(囊性纤维化)
5.塑型支气管炎
6.闭塞性细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