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饮食治疗 > 孩子为何反复感冒,日常生活中要怎么预防
孩子为何反复感冒,日常生活中要怎么预防
小儿反复感冒
上一次宝宝的感冒、发烧、鼻塞、咳嗽……还没断根,这次又来了。作为家长,遇上这种反复感冒的孩子,是不是很心塞?
孩子反复感冒、咳嗽
到底是什么原因?
怎样预防?
专家表示,这种病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是什么导致孩子反复感冒?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内婴幼儿多发。统计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高达25%的1岁以下儿童及18%的1~4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专家介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差等表现,并根据感染部位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如咳嗽、咽痛、流涕、喘息等。这些程度将不同程度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为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而造成反复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和生理因素。如原发性免疫缺陷、过敏体质、先天性呼吸系统结构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
其他因素。包括缺乏母乳喂养、使用安抚奶嘴、卧姿奶瓶饮奶、偏食、厌食、维生素摄入不足、早期参加日托中心、营养不良、不接种疫苗、居住环境潮湿、气候急剧变化等。
宝宝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害1.引起并发症:上呼吸道感染会波及邻近器官或向下蔓延,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2.频繁就诊:不仅加重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造成家长精神焦虑,过度紧张,进而导致出现不当护理行为。
3.过度使用药物:孩子刚有点疾病的苗头,家长可能会给孩子口服一些药物,尤其是抗生素。长期使用不当会导致耐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干扰人体正常菌群定植。
支招:改变生活习惯可防病医生提醒家长,在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病期,应积极就诊,由小儿呼吸、免疫、五官、心内等相关专科医生在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寻找潜在基础疾病,并采取相应的病因治疗措施。
不过,平时环境性预防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非常关键。必要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寻求儿保医生的帮助,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进行评估指导,为孩子日常的饮食、睡眠、运动提出合理的建议。
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父母在居家照护时可以在四大方面加以注意。
1.护理:
生活环境保持整洁通风,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衣着应为棉质、穿脱方便、利于运动。
2.饮食:
根据儿童年龄选择合适食材,保证营养均衡。如尽量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到6月龄,辅食添加品种要多样化,培养定点、定时、定量、自主进餐行为习惯。控制餐间零食,避免挑食、偏食。并适当补充营养素,如维生素A、D等。
3.睡眠:
婴儿出生后即可进行睡眠训练,睡眠环境稳定,有固定小床,居室光线柔和,睡前保持平静,可听催眠曲、用低调小声讲故事帮助幼儿入眠,逐渐培养儿童熄灯自主入睡,避免奶睡、抱睡、摇睡。
4.体格锻炼:——三浴锻炼
空气浴:如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婴幼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进行户外活动,最好到人少、空气新鲜的地方,开始户外活动时间由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逐渐延长到1~2小时,年长儿应多在户外玩耍。
日光浴:日光浴时间冬季可在近中午,夏季在上、下午进行。进行日光浴时应戴帽护眼并平卧,全身均匀接受日光浴,时间25~30分钟/天,1月为1期,休息1月进行第2期。日光浴时不宜空腹,并应及时补充水分。
水浴: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即开始温水浴,并尽早开始冷热浴,即以温水(水温32℃~33℃)进行沐浴,最后以少量冷水冲淋躯干。4岁以上儿童可以开始学习游泳。
体操生后1~2周健康新生儿可进行婴儿抚触操,2~6月龄进行婴儿被动操、俯趴训练,6~12月龄进行爬行训练,鼓励安全环境下无围栏限制的摸爬滚,12~18月龄学走尚不稳时,在成人扶持下进行有节奏的活动,18月~3岁的幼儿可配合音乐做模仿操,3~6岁龄儿童科进行徒手操、广播操及各种健美操锻炼。
中医调养定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儿童体质实施中医健康调养,如饮食宜忌、情志调摄、穴位推拿等,从而调整儿童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给孩子做健康检查,有利于进一步评估可能存在的尚未发现的潜在病因,评估预防治疗效果,及时发现生长发育偏离问题。
(来源:广州日报,仅供参考)
(ps:本平台重在分享,转载均有出处,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言论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好消息
儿科健康频道致力于提供儿科健康资讯,在小儿成长路上为粑粑麻麻们答惑解疑,还有资深儿科专家给您免费支招,千万别错过,快来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治疗白癜风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