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治疗方法 > 历史的足迹那年那山那雪野营拉练
历史的足迹那年那山那雪野营拉练
作者解路明
作者简介:解路明,年出生,年下乡,年入伍,年转业,在师农场,医院由卫生员官至23级检验员;后调入医院,由干事至协理员。转业到沈阳人民防空办公室任通信处长至退休。
那年那山那雪——野营拉练
说起野营拉练,可能这辈子再也不会有了,可这辈子也不会忘怀了。在和平的年代,很少有人会亲身接受战火的洗礼,更多面临的是模拟战争的生活。在部队我参加了5次拉练,每次历时一个半月,行程多里,最长的一次是换防到苏北后,行程多里。我第一次参加拉练是70年的冬季。年11月24日,毛泽东主席对北京卫戍区《关于部队进行千里战备野营拉练的总结报告》做出了批示:“野营拉练好”,“不当老爷兵”。那个年代,对主席的崇拜已经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于是乎,军心沸腾,士气万丈。誓师大会上,人人表忠心,个个抒豪情,首长的桌前,决心书,挑战书如雪片般纷至沓来,甚至血书亦有之。全体指战员怀着:练就铁脚板,踢倒帝修反的美好憧憬。在留守人员的一片锣鼓声中,大部队浩浩荡荡冲出营区,扑向山野。
当时,我已经调离了连队。做为工农兵学员被选送到吉林医学院学习。听到部队要拉练的消息,我们集体给军卫生处提出要参加拉练的要求。为此,军卫生处与学校商议决定,我们军医班全体回部队参加拉练,待拉练结束,再返校继续学习。我们师的5医院的拉练。
清晨4点,部队从吉林市出发,静静的穿过市区,朝小丰满发电站方向开进。我们军的代号是“华山部队”,我们师为一大队。一路上,雪白的原野一望无际,沿着松花江逆流而上,江岸的雾凇洁净无暇,蓝天白雪间,一条绿色的长龙蜿蜒,不见首尾,看得人心情格外舒畅。当时,步兵大约负重20公斤,机枪班,炮班要重一些,医院的人,不背枪,背药箱,也轻不了多少。第一天的路程是70里。走村过镇,乡民们夹道欢迎高呼:向解放军学习!我们高呼:向全国人民学习!这时候,你哪怕是腿再酸,脚再痛,也会迈着雄赳赳气昂昂的瘸步,特别是大姑娘小媳妇给你端茶倒水,非豪饮不足以显示军营男子汉的风采。由于是初次拉练,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每个单位都选出几名活跃分子充当拉拉队员给大家鼓劲儿。一会儿快板,一会儿唱歌,走在林海雪原之上,“打虎上山”的段子格外有意义了,伴着“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旋律,一名战士即兴来了个空中转身劈叉,跃起是直的,落下是横的……
经过第一次拉练后,逐渐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没参加过拉练的人会认为拉练嘛,无非就是走路而已。实际上。拉练里面是大有学问,若非亲身参加是不会懂的。首先,在穿戴上要十分“讲究”。第一、不能穿新衬衣;第二、不能穿裤衩;第三、袜子里的线头要剪掉;第四、要把部队发的系带的衬裤改成松紧带的;第五、准备至少5副鞋垫;第六、尽量把没用的东西轻装,连换洗的衣服也不带。其原因是:新衬衣发硬,尤其是领口、袖口、腋下部位容易把皮肤磨破;穿裤衩出汗后,随着迈步动作,下沿会一点点的蹭上去,勒到屁股沟里,难受之至;袜子有线头容易脚打泡,就不用仔细说了;松紧带的衬裤系的快,万一行军中想清肠,省时间,不会被队伍拉的太远;勤换鞋垫可以保持鞋里干爽,在东北零下30多度的条件下行军,保证不冻脚是至关重要的;带东西越少越轻松,出发前,我特意把我那13斤重的厚羊皮大衣,临时换了个6斤的。其次,在吃喝上要分外“上心”。一是水壶不能装水,要装酒。最好是果酒,如果是白的,别忘记加白糖。开始,我们都是装水,结果整个一壶冰疙瘩,倒不出,扔不掉,就是背个累赘;二是挎包里不能少了饼干、糖块,否则,你很可能在离宿营地不远的地方因低血糖而被战友“缴械”;三是饭碗尽可能的大,也许,在吃饭时候,每餐只能抢到一碗。如果实在没有大碗,那么就要抢先盛小半碗,在其他人盛饭时候,你要以最快速度塞进嘴里,再盛上满满的一碗,安心细嚼慢咽吧;最后提醒一句,每天宿营,切记炊事班的位置。
从难从严要求部队,锻炼部队,是拉练的目的。所以每次拉练还要“整景儿”每次拉练都要有一个保留科目。就是有意不让大家吃午饭,或者一个星期只吃压缩饼干,这还不算狠,明明饿的直打晃,还要来个占领制高点的冲锋,有的兵饿的昏倒了,我们就起名叫“瓦西里氏”综合症,推点葡萄糖。白天行军如此,夜行军的故事就更多。一般情况下都是黄昏出发,凌晨3、4点到达。白天,都是年轻人,谁也不睡觉,帮着老乡挑水,扫院子,要是能有个篮球架,准会有和当地的年轻人来上一场比赛。开始行军后,前半夜还可以,后半夜眼睛就睁不开了。经常有人走着走着就睡着了,或是摔个跟头,或是撞到前面的人,醒来后继续走,走着再继续睡。慢慢的有了经验,困极了,就拉着前面人的背包走,一防走偏,二防掉队。不少人都学会了一边行军一边睡觉。不困的时候,有时也搞点恶作剧。我有个朋友高度近视,外号“吴瞎子”,黑天什么也看不清,跟我后面,我怎么走,他就怎么走,我有意逗他。有水的地方黑天看是亮的,一般是绕行或是跳过去,我故意大步迈过去,他看不清,只有踩到水里了。遇到沟棱,在他摔倒后,我还会扶他一把。当然,不能回回逗,要不他怎么还感谢我呢。
我们拉练的路线,几次都是围绕着预设战区,从吉林经双阳,过长春,奔四平,然后,绕通化,走磐石,穿蛟河,回吉林。有一年,我们从长春出发到四平,长途奔袭里,重现当年攻打四平时四野的威风。军区肖全夫副司令越级指挥到我师团一营,要求全营轻装(仅带枪支弹药)16个小时赶里,黎明5点在阵地展开。医院的黄医生配属到一营卫生所。下午一点,部队出发了,各连要求,不管序列,能跑多快就多快,满道上你看吧,多个兵撒鸭子一样,没命的往前冲,有的人第一个小时居然跑了30里。二营也不甘示弱,虽然背着背包,仍然是紧随一营其后。开始,我也跟着跑,估计跑了有50多里后,有的战士体力下降开始掉队。我是收容队的,见到实在走不动的,就往救护车上塞(都不愿意上呢)有的兵耍心眼,故意落后,截辆地方的大卡车,趴在车厢底,越过大部队几十里下车,藏于路边,等部队上来,伺机混入。还有俩兵,干脆跑到长春火车站,乘火车到了四平。当然,处分是跑不了了。当然这样的兵是个别的。最后,一营尖兵班凌晨3点赶到了阵地,二营只晚了2个小时,5点赶到。受到军区通令嘉奖。
到达宿营地后,我看到那些兵累的没人样了,人人脚上都是泡套泡,最多的一双脚打了3层18个泡,还有一些平时根本想不到见不到的地方也打了泡,武装带磨的腰上起泡,枪磨的肩上起泡,摆动手臂腋窝起泡,大腿内侧起泡,连屁股沟都磨起了泡。我们顾不上休息,立刻给他们治疗。最多是挑泡。方法是,用针穿上马尾或头发,从泡的基底部穿个8字,系个结,哪怕是立刻再走都没问题。可上哪找那么多马尾呢?我把注意力集中在长头发的女兵身上。好说不给就偷拽,为此,我也没少挨打。但是,打不疼就不长记性。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苦是苦点,但人们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还有一次,从西丰到通化,翻越新开岭,上岭40里,下岭40里,方圆没一户人家。我收容了7个病号,因为是病号走不动,大部队逐渐远去了。我只有等救护车来。我们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走,完全丧失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只记得我们不断地将一个个山峰甩到身后,又不断地迎来一个个新的山峰。爬了一山又一山,好似永难穷尽!,我们的衬衫被汗水浸透,待风吹过,热汗旋即结冰。大家军装干了湿,湿了干,后背上泛起了大片白花花的盐渍。累得要死,最严重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在山里迷了路,和部队失去了联系,8个人只带了5斤米,我们就朝大致的方向走,深山里根本分不出东西南北,渴了就吃雪,饿了就扒开积雪找松子,蘑菇,冻的野果子吃。整整4天,快饿晕了,无意中,我们深夜摸进了一个村子,我们还记着三大纪律呢,不能扰民,后来找到了生产队,从牲口棚的马料里挑豆饼渣和黑豆吃。为了纪念这次经历,我还写了一首诗:“新开山岭意如何,堪比天公傲气多?九百银罗齐昂首,十万高风共当歌。扬帆林海压巨浪,驰骋雪原平蹉跎,莫道塞北寒愈冽,旭日东方正喷薄。
高强度的行军中至今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每次拉练最后的一天。那是对野营拉练的最后检验。我经历了3次。最难忘的是74年1月27日。出发地记不住了,目的地是铜匠沟,下午2点出发,次日下午5点到达,全程华里。出发前,每个人都最大限度的减载轻装,3斤的棉被,2斤的褥子,11斤的皮大衣,5斤的米袋子,2斤的水壶(内装红葡萄酒),2斤饼干,1斤水果糖,发的2斤糖饼,一本毛主席四卷合订本,一支54式手枪(子弹让我偷偷藏救护车药箱里了)一个急救箱,再加上一身冬装,负重近40斤。在八十里之内,走的轻松自如,将近午夜时分,到达大休村庄,进村要过一条河,不知道什么原因,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季节,河面中间居然没有上冻。还好,水深只是没膝,我们脱下棉裤,赤脚裸腿趟过10多米的河,似乎骨髓都冻住了,上了岸就跑,好不容易进了村子,找不到炊事班了,慌乱中,没注意,一脚踩到水桶里,棉裤湿了半截,大头鞋也灌满了水。没办法,只有半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我烧了一堆火,勉强把棉裤烤的半干,湿大头鞋别在背包后面。换上解放鞋,走起路来一高一低,一轻一重,一冷一热,勉强走了一个多小时,实在不得劲,只好又穿上湿鞋。
船漏偏遇顶头风,我跟进的团参谋长于洪东是珍宝岛战斗一级战斗英雄,63年兵,当时是排长,战场下来破格提为团参谋长,这次长途奔袭是他带领前卫营。由于天黑,稀里糊涂走错了路,找路的时候,我们正好停在风口,我的棉裤和鞋冻的象石头一样,因为我是师里来的,营长把他的马让给我骑,骑上马倒是不累了,可腿脚冻的比累还难忍,刚好前面是一座山,我借机把马还给了他。山不高,爬上去以后,看着下山的之字形路,我也管不了许多了,裹上皮大衣,抱着脑袋就滑下去了。身边的那些战士也纷纷效仿,几百人就这样滚下了山。我曾经看到:高烧40度,不上救护车,直到全身棉衣连背包都被汗水湿透,仍坚持往前爬的战士;臀大肌深部脓肿,手术探察脓腔长达20厘米,脓液抽出多毫升的战士;还有因为我的失误,拔火罐烧太热了,把腰上烫起了一圈大泡,第二天还坚持行军的战士;在这艰难的27个小时里,我吃光了随身所有的食品,中途还吃了2小盆面条(少说1.5斤),4碗米饭(大约3斤),到了宿营地,整整睡了2天2夜。
现在我锻炼可以打球,游泳,滑冰……就是不爱走路,大概这辈子的路我年轻时候都走完了。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北京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