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治疗方法 > 阑尾超声诊断

阑尾超声诊断



在急诊超声中,常会遇到要求排查是否存在急性阑尾炎的情况。目前,急性阑尾炎诊断主要靠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及参考血常规白细胞升高。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需要和其他下腹急症做鉴别诊断。在影像学技术还没有绝对的优势,即没有所谓的“金标准”的情况下,掌握阑尾解剖及分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阑尾疾病主要有急、慢性阑尾炎和阑尾肿瘤等。其中急、慢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急性阑尾炎,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病人能在短期内康复,若延误诊治,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对其正确诊断有时并不容易,故阑尾疾病超声的正确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阑尾的正常解剖:

阑尾为一条形似蚯蚓的细小盲管,故又称蚓突。一端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称阑尾根部,另一端游离,称阑尾尖。其长度变化较大,介于2.0~20cm之间,以5.0~9.0cm者为多。儿童阑尾相对比成人的为长,中年以后逐渐萎缩变小。成人阑尾的管径较小,直径为3~5mm,其壁的肌肉薄弱,而粘膜下的淋巴组织甚丰富。

阑尾的位置:

阑尾尖的位置变化多样,了解阑尾的位置变化和体表投影非常重要,是超声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阑尾炎基础。根据其位置和指向,可将阑尾分为下列几种方位:

1、回肠前位,阑尾位于回肠前方,其尖端指向左上方;

2、盆位,阑尾可经腰大肌和髂外血管浅面,越过小骨盆上口入骨盆。其尖端可贴近闭孔内肌。在女性,盆位阑尾常与输卵管和卵巢接近,需仔细鉴别阑尾和右侧附件的炎症;

3、盲肠后位,阑尾位于盲肠或升结肠的后方,其尖端指向上或上外;

4、回肠后位,阑尾位于回肠后方,其尖端指向左上方;

5、盲肠下位,位于盲肠后下方,其尖端指向右下方;

6、盲肠外位,位于盲肠外侧。

7、此外,阑尾还可能有盲肠内位(阑尾被包裹于盲肠壁的浆膜下)、高位(阑尾位于肝下)、腹膜后位(阑尾部分或全部位于右髂窝的壁腹膜之外)和左位阑尾等位置。根据国人统计资料:回肠前位约占28%;盆位约占26%;盲肠后位约占据24%;回肠后位约占8%;盲肠下位约占6%;盲肠外位约占4%;其他位置约占4%。

阑尾的病理分型

、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呈指状或管状低回声带,内径大于8mm,管壁连续完整,边界清晰。

2、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胀,张力大,腔内回声为脓肿的低、无回声。管壁不均匀增厚,部分黏膜回声中断。

3、坏疽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大,形态不规则。穿孔后阑尾缩小,周边形成不规则混合性包块。

4、阑尾粘液囊肿:阑尾呈囊带状,壁薄,失去三层结构回声,腔内回声为液性暗区。

5、阑尾穿孔、周围脓肿:阑尾结构显示不清,壁连续中断,正常形态消失。可探及混合回声团块,周边回声稍增强。

正常阑尾声像图特征:

正常阑尾超声显示直径3-6mm,长约30-mm的长管状结构,一端与盲肠相连,另一端为盲端。从内到外可分为强-弱-强三层,分别代表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层。正常阑尾管壁薄,管腔一般闭合,腔内回声呈条状液性带或有少量气体强回声带;少部分腔内可见直径5mm以下的粪石强回声。

阑尾炎检查的技巧:

阑尾炎超声诊断的难点在于正常阑尾的显示。检查时,初学者可遵循升结肠-回盲瓣-盲肠-阑尾的次序进行扫查,具体为:用探头在右侧腹部自上而下作横切扫查,首先见到有大量含气内容物的升结肠,再向下移动探头,可见左侧一小肠管与升结肠相连,此处是回盲瓣,其下方为盲肠,探头再稍向下偏,大肠管消失,有“盲端”感,此为盲肠末端;在其内下方寻找第二根相连的小管腔,延伸后是盲端,即为阑尾。超声诊断阑尾有无异常,提高正常阑尾的检出率是关键。

超声扫查,厚14mm,多发粪石,周围积液,回肠前位,手术证实超声结果完全符合,阑尾尖端指向非常正确.

总负责人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dpf.com/zlff/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