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常识 > 全身性多器官结核

全身性多器官结核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207/4334442.html

现年72岁的王先生(化名),因胸、腰背严重疼痛并伴咳嗽和咳痰6个月余就医。胸部CT检查显示左肺上叶可疑低密度病变,以及多处骨质破坏,被怀疑有肺癌转移可能。后行全身性18F-FDGPET/CT成像检查,以便进一步诊断,如下图:

图1图2

18F-FDGPET/CT(图1)显示,从头到骨盆的涉及多个器官的高代谢病变,例如肺,淋巴结,软组织和骨骼,而骨骼中的病变几乎是全身性的。可以明显观察到左肺上叶具有高密度和高代谢的肿块样病变。这些发现很容易让我们考虑是恶性肿瘤转移,其中肺癌转移的可能性较高。然而,进一步的影像征象显示(图2),在溶骨性病变中,总是呈现边缘性虫噬样骨质破坏,周围骨质增生、骨质硬化,并且可以注意到多个冷脓肿,它们显示出环形强化,并具有结节状和块状18F-FDG高摄取。因此,进一步怀疑是结核病可能。后经病理诊断,结果为“多器官结核”,而不是肺癌转移。

多器官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感染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在大多数情况下,肺外结核是由肺结核向肺外器官和组织的传播引起的。它占结核病的5-30%,其中多器官受累的比例甚至更低。

多器官结核的影像

临床检查对多器官结核的诊断很麻烦,因为它通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影像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方法。随着诊断成像技术的发展,18F-FDGPET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由于18F-FDGPET可以高灵敏度地扫描整个身体,因此通过显示全身性高代谢的分布对寻找可疑病变非常有用。目前,18F-FDGPET与CT结合(PET/CT)已成为一种现代且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可通过全身扫描来检测和诊断病变。

多器官结核在18F-FDGPET/CT扫描过程中,随着FDG摄取的增加,可以清楚地看到涉及多个器官的异常代谢病变。但是,由于其相对较低的流行率以及FDG的非特异性显像剂,多器官结核病容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转移。尤其是肺部高代谢灶和全身高代谢骨质破坏的影像学表现,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肺癌转移。然而,CT上的一些典型影像学影像可以有助于多器官结核病与恶性肿瘤转移的鉴别诊断。

1)CT能很好地描述溶骨性病变的结构。CT上骨结核往往能清楚地显示边缘性虫噬样骨质破坏伴周围骨质增生、骨质硬化,这是较特征性的征象之一。

2)结核通常伴有冷脓肿。根据受影响的器官的不同,冷脓肿的发生部位也有所不同,其中,宫颈部位是冷脓肿较常见的部位。同时,在增强CT上,冷脓肿通常表现出环性强化,而PET上,主要表现出结节状和块状18F-FDG高摄取。

总之,18F-FDGPET/CT可以通过全身扫描很好地发现与多器官结核有关的可疑病变,其征象表现可能与恶性肿瘤转移相似。对于无确切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应将多器官结核病的可能性考虑在内。同时,“边缘性虫噬样骨质破坏”和“冷脓肿”等影像征象可以有助于我们进行多器官结核和恶性肿瘤转移的鉴别。

*以上内容未经作者及相关权利人许可,不得商用。

*文中案例为全景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盗用必究!

*本文由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曾玉萍医生提供

全景广州中心医生栏

曾玉萍

科研秘书、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毕业于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曾就职医院放射科。长期从事于医学影像工作,对全身各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丰富的影像诊断临床经验,尤其对腹部病变的影像诊断具有深入研究。

?学术任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社会医疗机构质量评估与质量控制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一般引导项目1项,主持全景集团自主研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并完医院院级科研课题1项,以第1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作为主要作者(前3)发表SCI论文4篇。多次参与全国放射学年会、省放射学年会、省学组读片会等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dpf.com/jbcs/10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