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疾病常识 > 保护脊柱区的肌肉
保护脊柱区的肌肉
脊柱区的肌肉由浅入深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为斜方肌和背阔肌;第二层在项
部有夹肌和肩胛提肌,在背部有菱形肌和上、下后锯肌;第三层为竖脊肌和
横突棘肌;第四层包括项部的椎枕肌群和腰背部深层的一些小肌。
详解脊柱区的神经
一、夹肌 夹肌起自项韧带下部和上位胸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分
为二部:头夹肌在胸锁乳突肌上端的深面,止于乳突下部和上项线的外侧部;颈夹肌在头夹肌的外侧和下方,止于上位三个椎的横突。一侧夹肌收缩使头转向同侧,双侧收缩使头颈后仰。二肌均由第2-5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支配。
二、上、下后锯肌 上后锯肌位于菱形肌深面,起于项韧带下部、第6、
7颈椎和第1、2胸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下方,止于第2-5肋骨肋角的外侧面
,作用为上提肋骨以助吸气。下后锯肌位于背阔肌中部的深面,借腱膜起自
下位两个胸椎棘突及上位两个腰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于下4肋骨肋
角外面,作用是下拉肋骨向后,并固定肋骨,协助膈的吸气运动。以上二肌
均受肋间神经支配。
三、腰上三角和腰下三角 腰上三角由下后锯肌、腹内斜肌与竖脊肌所围
成。如果下后锯肌与腹内斜肌在第12肋的附着点不相互衔接,则第12肋亦
参与构成一边。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腱膜,顶为背阔肌所复盖。肋下神经、髂
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在腹横肌的浅面经过,故经腰部切口进行肾切除时
,需注意这些神经,以免损伤。腰上三角为腹的后壁的薄弱点之一,腹膜后
脓肿可自此三角穿破,腹腔内容物有时也可从此处突出,形成腰疝。
腰下三角由背阔肌、腹外斜肌与髂嵴围成。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无肌
层复盖,为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腹膜后脓肿可从此处穿破,但形成疝的机
会较少
四、竖脊肌 竖脊肌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
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它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
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为三部:外侧为髂肋肌,止于肋角;中间为最长肌,
止于横突及其附近肋骨;内侧为棘肌,止于棘突。各肌还有一系列副起点发
出的小肌束参与:髂肋肌的副加小肌束起于髂嵴、肋角和颈椎横突;最长肌
的小肌束起于骶骨、肋角和全部横突;棘肌的小肌束起于胸椎和颈椎的棘突
。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故
又名竖躯干肌。一侧竖脊肌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竖脊肌受全部脊
神经后支支配。
五、横突棘肌 横突棘肌t由多个斜肌束组成,排列于由骶骨至枕骨的整
个脊柱的背面,为竖脊肌所掩盖。肌束起自下位椎骨的横突,斜向内上方,
跨越1-6个椎骨不等,止于棘突。由浅而深可分为三层:浅层为半棘肌,肌
纤维较长而直,斜跨4-6个椎骨,位于背部和项部,其中头半棘肌向上附着
于枕骨上项线以下的骨面;中层为多裂肌multifidi,肌纤维短而略斜,斜跨
2-4个椎骨,深层为回旋肌rotatores,肌纤维最短,只斜跨一个椎骨。两侧
横突棘肌收缩,可使躯干后伸,单侧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并转向对侧。
横突棘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
六、椎枕肌群和枕下三角 椎枕肌群位于枕骨的下方,寰、枢椎的后方,
头半棘肌的深面,作用于寰枕及寰枢关节,包括头后大、小直肌和头上、下
斜肌4肌。头后大直肌呈三角形,起自枢椎棘突,止于下项线的外侧部。头后
小直肌亦呈三角形,较小,居内侧,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下项线内侧部。
两肌作用相同,一侧收缩头转向对侧,两肌收缩使头后仰。头上斜肌起自寰
椎横突,斜向内上方,止于枕骨下项线上方的骨面,一侧收缩使头转向对侧
并向同侧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后仰。头下斜肌起自枢椎棘突,斜向外上方,
止于寰椎横突。一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并屈,两侧收缩使头后仰。椎枕肌受
枕下神经支配。由椎枕肌群围成的三角区,称枕下三角。头后大、小直肌
构成其内侧界,头上、下斜肌分别构成其外上和外下界。三角的深处有寰椎
后弓,关有椎动脉、第一颈神经和小静脉行于脂肪和纤维组织中。
七、深层短肌 在腰背部深层有一些短小的肌,它们位于邻位椎骨之间。
在相邻的棘突之间有棘突间肌interspinales,成对,以颈部最明显。在相邻
的横突之间有横突间肌,颈部和腰部比较发达。此外,在横突和肋骨之间有
肋提肌,仅位于背部,上8对较短为肋短提肌,下4对较长,跨过一肋,为肋
长提肌,其作用为上提肋骨以助吸气。均受脊神经后支支配。
直接作用于腰脊柱的肌肉
①背肌:浅层——背阔肌、后下锯肌;深层——骶棘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②腰肌:腰方肌、腰大肌。●间接作用于腰脊柱的肌肉①腹前外侧壁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②臀肌——臀大肌;③股后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上述肌肉可分为背伸肌、前屈肌、侧屈肌及旋肌。但在不同的收缩组合时,各肌又产生不同的功能
竖脊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竖脊肌解剖
竖脊肌
部位:脊柱两侧,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竖脊肌又叫骶棘肌,是位于腰椎旁的一组肌肉,从内向外依次为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其主要功能是伸展躯干,如果竖脊肌出现功能障碍,无论是痉挛或者张力增高,都容易使患者出现腰痛症状。究其易受损的原因,是因为竖脊肌的静态作用在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运动中的维持姿势和动态活动具有着重大的意义。竖脊肌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竖脊肌在背部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沟通和加固作用,竖脊肌它是受到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不是分段,在每块背部肌肉收缩舒张时,它也起到了一个协调作用,比如在做深呼吸的时候,外侧为髂肋肌,止于肋角,它能和下后锯肌协同扩张肋骨,竖脊肌它还起到一个限制肌肉的过度收缩和润滑作用,就像带脉环腰一周,束缚十二条经络经,竖脊肌贯穿联结上下和脊柱的横突左右,也起到了一个像水泥里的钢筋作用。当人处于正常站立姿势时,竖脊肌其实很少是发生活动的,脊柱通过关节和软组织获得平衡。约75%的正常人重力线通过第四腰椎前方。竖脊肌短暂持续作用或间断活动避免脊柱下降从而获得躯体平衡。但是一些人的重力线在腰椎后方,此时,就需要腹肌收缩而避免脊柱后伸。
头或上肢向前活动时,下方竖脊肌活动增加。负重时,竖脊肌活动也相应增加,并与负重量和负荷在身体的位置相关。这些动作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做的一些动作,每次我们做这些动作,我们的竖脊肌都在运动。
当重心向一侧偏移时,如一侧手握重物,对侧竖脊肌易收缩则以防止躯干侧屈。这也是我们背单肩包不仅会颈肩痛,也会腰痛的原因。
坐立时竖脊肌活动和体位有关。有靠背和没靠背,靠背的的倾斜角度都会使竖脊肌活动发生变化。
脊柱向前屈曲时,竖脊肌活动增加,并和屈曲角度有关。如果增加负荷,竖脊肌活动的增加量和负荷的体积成比例增加。
很多竖脊肌收缩发生在躯干由屈曲位后伸时。这时竖脊肌发生向心收缩,而由于我们经常弯腰工作的原因,竖脊肌过度收缩就属于正常了,经常弯腰工作是一项不好的工作方式已经被验证出来,这不仅会影响竖脊肌,也会影响椎间盘。
长期坐姿的人会发生骨盆前倾,这不仅和臀肌无力,腰大肌紧张有关,而且还和紧张的竖脊肌有关,由于竖脊肌附着在髂后上棘和髂嵴,所以其具有使骨盆前倾的能力,针对骨盆前倾病人,要对其竖脊肌进行处理。
竖脊肌可使躯干由直立姿势后伸,但一旦重力线发生偏移时则由重力控制躯干运动,而竖脊肌停止收缩。如果力矩过大或过小,竖脊肌会再次发生作用。
同侧肌肉收缩可使躯干可使躯干由直立姿势向侧方弯曲,如果重心偏移,重力发挥作用,对侧肌肉将会控制其运动。
另外竖脊肌收缩时,脊柱承受着纵向应力而增加椎间盘内压力。肌肉活动增加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有关。精神压力大和紧张的人较安静时肌肉活动增加,因此,这些人的椎间盘压力也较高。
竖脊肌在生活中太多太多的运动能用的到了,过度的收缩很容易使竖脊肌紧张,这也就是竖脊肌为何容易紧张的原因。
风险动作1纠正思路:捡东西的标准动作是什么呢?学孩子蹲下去捡东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小孩捡东西都是蹲下去捡的,因为这是一个天然的正确动作模式,而他们具有更好的核心稳定和关节灵活性能轻松完成;但大人的身体是退化和僵硬了,所以忘记也完不成这个正确的模式,需要通过弯腰去代偿。那需要重新学习和训练,在腰背挺直的前提下,双腿下蹲去搬东西,再靠双腿用力站起来,尤其是平时从事搬重物工作的人群更要注意这点。
风险动作2:带孩子、干家务过度弯腰导致的腰痛
干家务最累腰了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怕腰酸,尤其是妈妈们更辛苦,从换尿布、哺乳、到各种家务、带孩子,都是要弯着腰来干活,腰部肌肉肯定受不了,疼起来恨不得把那块肉给卸了,这种疼痛在已婚女士很常见。很多人以为腰就是用来弯着干活的,其实不是腰椎的作用在人体更多是用来称重和稳定的,你可以尝试做一个弯腰摸脚尖的动作,你会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弯曲角度是髋关节提供的,很多人因为髋关节周边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不足,才导致更多的弯腰来代称这个动作。
风险动作2纠正思路:日常家务、带孩子怎么弯腰,标准动作是什么呢?学篮球运动员屈髋
想要改变这个状况,需要重新学习和训练,在更多屈髋的前提下,靠髋关节提供更多的曲度,再靠双腿和臀部肌肉去维持屈髋关节。当然这里理解肌肉会比较复杂,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什么人是需要经常弯腰工作的,篮球运动员。我们去评判一个篮球运动员基本功好不好,有一重要点就是他在运球的时候是不是充分的屈髋,而不是弯着腰来运动(很多打野球的人打完腰痛的原因),像下图的人运球,他也是需要弯腰下来运球,你会发现他的弯下来的角度都是在髋关节处提供,整个腰背是直的,这就需要他非常强大的髋关节周边肌肉的稳定和腿的力量,我会在文章后面写到如何强化这部分肌肉群体和练习维持这种动作。
风险动作3:久坐不动和不良体态,腰部肌肉严重失衡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年,70%的疾病都将由坐得太久引起,久坐因此被列为十大致死、致病的杀手之一,如果你已经超过30min没有挪过屁股,就算是正经的久坐了。现在办公环境基本就是这样子,一坐在电脑前就是8个小时,上下班坐公交,回家坐着玩手机看电视,都是久坐行为,对整个腰椎的骨骼和周边的肌肉都是一种大危害。那这里解决久坐的问题其实是最简单的,只要你想解决,坐1个小时时候活动一下;坐在椅子时要三贴,臀贴、腰贴、背贴;下班回家之后先小躺5分钟,都是很极大缓解腰椎和肌肉的压力。
竖脊肌日常训练
1、两头起:
两头起这个动作能够训练到臀大肌和竖脊肌,在家就能练。
首先保持俯身状态,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稳定呼吸,保持核心收紧,同时将上半身和双腿同时抬起,稍作停顿之后再缓缓放下,感受下背部紧张感。
2、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这个动作能训练到全身大部分肌群,能够增强和巩固你的肌肉,平板支撑还可以减少背部的疼痛,改善体态身姿,给你的背部强有力的支持。
3、俯卧挺身:?身体呈俯卧姿势,双臂屈肘,双手置于双耳处。
?背部发力,躯干向后伸展,使躯干呈反弓姿势。此时双腿不能离开地面,双手始终贴近双耳,然后回到起始姿势。
4、泡沫轴按摩背部
利用自身的体重在泡沫轴上进行缓慢的滚动,在最疼痛点上停留数秒,每个区域滚动30~60秒接着在疼痛点附近进行小范围滚动,进行左右上下滚动,这样可以松解表层筋膜和紧张的肌肉,待一个部位的疼痛减轻后再转下个部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