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腰大肌脓肿 > 相关医院 > 第五周学习推送
第五周学习推送
无机化学
比色法:利用比较有色颜色深浅确定有色颜色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待测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而确定五趾的含量。
吸光光度法的特点:1:灵敏度高,常用于测定试样中质量分数为10--5的微量组分;2:准确度度高,吸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2%5%;3: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4:应用广泛。
吸光光度定律:T:透过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称透光率。T=It/I0。
A: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常用吸光度A表示。A=lg1/T=-lgT=lgI0/It.
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范围内,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透明、非散射且一定厚度液层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b的乘积成正比。
A=kbcA=εbc
朗伯-比尔定律使用的条件:1、入射光是单色光;2、吸收发生在均匀介质中;3、吸收过程中,吸光物质互相不发生作用。
对朗伯-比尔定律偏离的因素:1、朗伯-比尔定律本身适用范围的局限性;2、溶液的性质;3、仪器因素。
吸光度具有加合性。
基础生物化学
核酸化学
脱氧酸糖核酸(DNA):遗传信息的贮存和携带者,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有各自的DNA。原核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结构,DNA存在于称为类核的结构区。每个原核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含一个双链环状DNA.
核糖核酸(RNA):主要多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细胞内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病毒中RNA本身就是遗传信息的储存者。另外在植物中还发现了一类比病毒还小得多的侵染性致病因子称为类病毒,它是不含蛋白质的游离的RNA具生物催化作用。
DNA分子一般规律:
1、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相同一种生物DNA碱基组成不随生物体的年龄样状态或者环境变化而改变。
2、腺嘌呤物质的量与胸腺嘧啶物质的量相同,鸟嘌呤物质的量与胞嘧啶物质的量相同
3、a+t/g+c经常作为DNA
碱基组成种属特异性的指标
RNA结构特点:1.碱基组成:A、G、C、U(A=U/GEC)
2.稀有碱基较多,稳定性较差,易水解:3.多为单链结构,少数局部形成螺旋(发夹结构)
4.分子较小。
兽医外科及外科手术学
外科感染:感染是机体对致病菌的入侵生长和繁殖造成的一种病理性反应过程。
外科感染分类
按入侵途径: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按病原种类:单一感染、混合感染
按感染时间:原发性感染、能发性感染、再感染
外科感染特点
a绝大部分的外科感染由外伤引起。
b外料感染一般均有明显的局部症状
c常为混合感染
d.损伤的组织或習官常发生化脓和坏死过程,治疗后局部常形成雇病组织
外科感染来源
1.外源性感染:分为空气中尘埃的感染,飞沫和滴入感染,接触感染。
2.内源性感染:由动物机体内的细菌所引起的感染。
3.外科感染时常见的致病菌: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他比较常见的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克雷白菌属和肠球菌。总的来说,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0%至65%,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0%至35%
机体的防卫技能
1.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的屏障作用
2.血管及血脑屏障作用
3.体液中的杀菌因素
4.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5.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
6透明质酸
外科局部感染
分为疖、痈、脓肿、蜂窝织炎。
疖:细菌经毛囊和汗腺侵入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的急性化肿性感染。
痈:由致病菌同时侵入多个相邻的毛囊、皮素腺或汗腺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由葡萄球菌和/或链球菌引起。
脓肿:在任何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外有脉肿膜包裹,内有脓汁潴留的局职性脉腔称为脓肿。
知识持续加载中……
药理
1.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例酚妥拉明)与去甲肾上腺素联用使用,治疗休克。与肾上腺素联用会出现升压作用的翻转效应,降低血压。
2.阿托品临床应用:
①阿托品+抗生素细菌性腹泻
②阿托品+地芬诺酯非细菌性腹泻、慢性肠炎
③麻醉前给药,抑制腺体分泌
④虹膜炎
⑤心动过缓及房室传阻滞
⑥抗感染中毒性休克
⑦解除有机磷中毒(配伍解磷定)
3.东莨菪碱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比阿托品强,麻醉前给药优于阿托品。
4.琥珀酰胆碱和新斯的明都由血浆假性胆碱酯酶代谢,因此不能联用,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
5.琥珀酰胆碱不能与氟烷联用,不能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用,不能和水合氯醛、氯丙嗪、普鲁卡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
生理
血液生理主要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营养功能、运输功能、参与体液调节、防御和保护功能。
血清:血液流出血管不经抗凝处理,很快凝成血块,随血块逐渐紧缩所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
血浆:抗凝处理的血液离心后上层的浅黄色或无色的液体部分。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与参与凝血的蛋白质,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血浆渗透压主要(约99.5%)来自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如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细胞水平衡),只有一小部分(约0.5%)有血浆蛋白形成(主要是白蛋白),称为胶体渗透压(血管水平衡),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
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比值通常为20:1,缓冲能力最强。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叫做渗透性脆性,简称脆性。
中兽医
主要生理功能:
肝藏血、肝主疏泄、肝主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肝志在为怒
主要生理功能:
储藏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病机:
肝血虚、肝阴虚、肝火炽盛、肝风内动、寒滞肝脉、肝胆湿热
怦然心动检“医”起与你学习
编辑:彭雪霁、廖静、潘舒蕾、田焱、罗静怡、舒琰希
怦然心动检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